新能源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近年来,当无数企业在光伏、风电、化学储能等领域疯狂内卷的时候,一家环卫公司却另辟蹊径布局“重力储能”,仅两年多,便已签下千亿新能源项目。
这家企业就是中国天楹(000035.SZ),一家从垃圾焚烧、环卫清扫保洁等传统领域起家的环卫企业。
4月29日晚间,中国天楹公布2023年年报,宣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3.24亿元,同比减少20.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173.15%。
营收减少两成,净利润却出现了三位数的高速增长,表明中国天楹在提质增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源于启东,
中国天楹简史
中国天楹发源于江苏启东这座知名度不高的县级市,主营业务为环卫清扫保洁、生活垃圾焚烧、垃圾分类、环保设备生产制造等。2014年,公司借壳“中科健”上市,更名为“中国天楹”。
上市后不久,中国天楹便开启了扩张之路!
2015年1月,中国天楹以6.6亿元收购深圳平湖垃圾发电项目,5月签订泰国VKE垃圾发电项目,9月买断比利时WATERLEAU公司的Energize垃圾焚烧炉技术。
2018年11月,中国天楹正式完成对西班牙Urbaser的收购,后者是当时排名世界第六的固废企业,总资产是中国天楹的2.65倍。当然,这笔收购也相当昂贵,代价高达88.82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收购外企的新记录。
在Urbaser的助力下,2019年中国天楹营收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85.9亿元,较2018年增长9倍;净利润达7.1亿元,较2018年增长229.3%。2020年,中国天楹营收进一步增长,达到218.67亿元这一巅峰值。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2021年,中国天楹又决定将Urbaser股权全部出售,交易对价为116.68亿元。带起业绩后选择迅速获利出局,这一操作当时在业内引发热议,不少人表示“看不懂”。
但出售Urbaser,对中国天楹的经营业绩影响甚大,导致2022年起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掉头向下。2022年前六个月,中国天楹实现营收约25.05亿元,同比下降78.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24亿元,同比下降63.51%。2022年全年,中国天楹实现营收67.07亿元,同比下降67.43%;归母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下降83.06%。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3.15%,是出售Urbaser后中国天楹的首次业绩回升,标志着公司终于走出剥离Urbaser产生的“阵痛”,在转型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辟蹊径,
借“重力储能”转型新能源
现在回头看,2021年出售Urbaser可能是中国天楹战略调整的前奏。通过出售Urbaser,中国天楹回笼了资金,优化了财务指标,提升了抗风险能力。此后不久,公司便正式开启了进军新能源之路。
2021年11月,中国天楹与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政府签署《新能源产业投资协议》,将在滩涂光伏发电、海上风电、储能、氢能、零碳数据中心等领域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并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美国STERA能源公司、天空塔(北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中国境内首个100MWh重力储能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天楹的新能源业务自此开局。
2021年12月,中国天楹宣布成立全资子公司“江苏能楹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人民币,主营新能源技术研发、储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业务,中国天楹的“环保+新能源”双引擎驱动战略雏形初现。
2022年初,中国天楹控股子公司Atlas与重力储能技术开发商EV公司签署了《技术许可使用协议》,根据协议,EV公司授权Atlas在中国区独家使用许可技术建造和运营重力储能系统设施。同时,中国天楹及其控股子公司阿特拉斯(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与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业委员会、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新能(上海)建设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及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和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能源市场开发以及重力储能技术研究与项目开发等相关事宜达成战略合作。
“重力储能”首次现身中国市场,同时也预示着它将在天楹的新能源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重力储能”常被比喻为“搬砖”,即利用光伏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驱动起重机,将用土、灰烬、废弃物等为原料制成的每个重数十吨的砖块提升至高处进行堆放。需要电的时候,再把砖块放下去,利用此时的推动力来驱动马达发电。据估算,在塔高120米、使用约6000个砖块的情况下,可以储存3.5万千瓦时的能量。
与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技术相比,重力储能具有寿命长、风险小、易于扩展、储能效率高、无衰减的优势。据悉,抽水蓄能的效率为65%-70%,而重力储能的效率则可达80%-90%;寿命方面,采用锂电池储能寿命只有5-15年,但重力储能的寿命却可超过30年,且储存的能量不会因电池衰减而损耗。
同时,重力储能所用的砖块还可以用垃圾焚烧灰渣、建筑垃圾、风力发电机叶片等废料制作,有利于公司打通固废处理与重力储能产业链,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升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有了“重力储能”这一极具特色的核心技术,中国天楹在新能源赛道上开启了新一轮的“狂飙突进”。
2022年6月30日,中国天楹总部园区3.1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重力储能为核心,
先后签约千亿新能源项目
2022年9月,中国天楹宣布与通辽市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通辽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预计总投资600亿元,并再投资100亿元打造零碳产业装备制造中心。次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核准批复实施科左中旗风光储氢氨一体化产业园示范项目,配套新能源规模130万千瓦,设计制氢能力5万吨/年,配套建设年生产48万吨合成氨。
在刚刚公布的2023年年报中,中国天楹透露了已开工建设的如东、张掖两座重力储能项目建设进展,“如东重力储能项目主体工程已顺利封顶,目前正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并网发电正式进入倒计时;张掖重力储能项目已于年内开工建设,成为当前全球设计高度最高的自建高程式重力储能设施”。
另外,2023年中国天楹正式签约的重力储能项目还包括以下六座:河北怀来县100MWh重力储能项目、甘肃金塔县150MW/600MWh重力储能项目、山西右玉县100MWh重力储能项目、山西大同市100MW/400MWh重力储能项目、新疆伊宁县100MWh重力储能项目以及河北张北县25MW/100WMh重力储能项目,以上项目“均配备了相应的风光等新能源上网指标,公司成功探索的‘风光发电+重力储能’一体化应用新模式不仅将提升项目当地风光利用水平,提高电网对风光电力消纳能力,也进一步推动公司重力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风光储产业化发展”。
2023年10月,中国天楹与吉林省辽源市人民政府就通过重力储能实现废矿坑绿色修复、打造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等达成一系列合作共识并共同签署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书》。项目将利用辽源富集的风光资源,通过330MW/660MWh的重力储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氢绿氨制备。同时,该重力储能项目将依托废旧矿山的自然高差进行建设,利用尾矿、矸石作为生产重力储能模块的原材料。
2024年3月13日,中国天楹与张掖市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张掖重力储能项目、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以及以储能材料为主的零碳产业园建设。
2024年4月2日,中国天楹宣布与安达市人民政府签署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项目总投资约169.5亿元,新能源装机容量为1.8GW,其中风力发电1.4GW(含新增0.4GW风电上网)、光伏发电0.4GW,配套建设重力储能等综合储能140MW/280MWh;绿氢装置规模10万吨/年,氨装置规模3.8万吨/年,甲醇装置规模62万吨/年。
根据环卫科技网的不完全统计,从2022年至今,中国天楹签署的新能源项目总投资规模已达千亿之多。
不过,从年报判断,中国天楹重点推进的新能源产业暂时还未能产生太高效益。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总营收中,环卫业务占比为19.94%,供电及垃圾处理业务占比为39.02%,建造服务占比为20.51%,这些已占据总营收的八成。
显然,在中国天楹的“环保+新能源”双引擎布局中,垃圾焚烧、环卫服务、环保装备制造将继续发挥“基本盘”的作用,以成熟、完善的技术和服务能力成为中国天楹未来经营和发展的“定海神针”。
而“新能源”这个新“引擎”则将继续着眼于未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重力储能这一核心技术的加持下,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支撑中国天楹业绩的顶梁柱。
千亿投资的能量一旦爆发出来,中国天楹的业绩也有望再次进入爆发式增长!
“AI+环卫”典型案例公布!你入选了吗?
2025-04-28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条例》施行6周年,上海垃圾分类实效如何?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