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有一家环卫企业的数智化转型特别突出,他就是玉禾田。
这家公司始创于1997年,是中国环卫领域最早参与市场化改革的民营企业。2020年1月23日,玉禾田正式登陆深交所,股票代码300815。
今天,环卫科技网将以这家老牌环卫企业为例,探讨环卫企业的数智化转型之路!
劳动密集型,
环卫行业最大难点与痛点
众所周知,环卫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型以上环卫企业,员工数量常常数以万计,玉禾田也在自己的官网上介绍说,公司“从六个人发展到十万人”。
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多种痼疾,例如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低、利润受成本影响大、员工流动性高、管理效率低等等,这些同样也是环卫行业的痼疾。
如果把“工业园式”的传统制造业看成是“集中式劳动密集型”,那环卫行业就是典型的“分散式劳动密集型”。即,环卫企业的“数万名员工”,其实是分布在全国数十,乃至数百个项目上,每个项目都有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名员工,他们散布于城镇的各个角落,每人负责着某一路段的清扫保洁。
这种“分散式劳动密集型”所带来的管理难度和用工风险是传统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导致企业难以通过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等手段实现“增效”,也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数十年来,不管环卫如何发展,始终都未能彻底摆脱这一困境,成为整个行业的最大难点与痛点。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无意中给隔壁的环卫企业打开一扇窗。
大量环卫装备和环卫服务企业尝试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强化环卫装备的智慧化能力,以在近期实现更好的辅助人工完成环卫作业,远期实现“无人环卫”的发展愿景。
若能实现,就意味着环卫这个传统行业,将从“劳动密集型”升格为“技术密集型”,从而让科技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打破行业发展的“天花板”!
这其实就是不少环卫企业常提的“数智化转型”。
回顾玉禾田的数智化发展之路,你会发现这个过程中包含着“三部曲”。
01
成立晓润科技,
首次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据企查查平台公示信息,2021年4月,玉禾田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晓润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中已包含“人工智能软件技术服务”。2025年3月,该公司更名为“深圳市晓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晓润科技自成立以来,围绕城市治理、无废城市建设,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新型城市运营服务管理提供数字化城市治理、城市运营监控、固废监管、垃圾分类、智慧停车、环境监测等数十种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业务已拓展到海南、广东、江西、山东、沈阳、黑龙江、新疆、内蒙等全国100多个城市。
在玉禾田内部,晓润科技应该担当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排头兵”的重任。
公开资料显示,2025年2月,晓润科技团队率先将DeepSeek-R1大模型引入玉禾田@数智城市大管家平台,实现了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对话+联网搜索”能力。
2025年3月,该团队推出行业首个基于垂直领域的RAG知识库。
该系统深度融合DeepSeek-R1的长逻辑推理能力与自建的城市运营垂直领域知识库,构建了“数据-知识-决策”闭环:(1)知识沉淀:整合超10万人员/车辆台账、10万+设备运行数据、100+份政策法规及作业标准文档,形成覆盖“人员、车辆、设施、事件”的行业知识库;(2)动态进化:系统每日从全国100+城市项目中吸收新数据,实时更新知识库,确保决策模型与业务场景同步进化。
通过这一应用,玉禾田就可以更精准地把握一线作业部门的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流程,合理调配资源,提高作业效率,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人力效能透视:实时生成并监测超10万名一线员工作业工时、区域覆盖热力图,快速精准定位作业薄弱环节。
2.优化资源配置与管理:通过DeepSeek-R1智能解析一线作业部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作业出勤记录,自动生成部门及人员结构优化建议、资源配置预警。
未来,晓润科技团队还规划打造玉禾田自主大模型,并实现以下目标:
1.智慧大脑辅助决策
发展决策辅助:通过深度数据分析与市场洞察,为公司的投资并购项目提供精准建议与全面分析,明确市场发展方向与重点策略,精准评估项目投标的竞争力,从而为玉禾田探寻最契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实现战略拓展与稳健投资。
经营决策辅助:通过自主大模型的深度分析,为项目公司提供组织架构优化与人员管理效能评估,通过精准分析助力管理提升;同时对资产投资回报率及项目经营效益进行深入分析,为项目经营优化提供专业策略。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帮助集团管理层精准识别优质与劣质项目,推动集团整体经营绩效提升。
助力加速发展:充分发挥大模型的强大推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效率,增强项目执行速度,全方位提高集团的经济效益,推动玉禾田实现更快速、更稳健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2.构建智能中枢
通过将自主大模型与玉禾田数智城市大管家业务系统深度融合,构建基于"人本智能"的决策中枢系统。该系统依托多模态数据融合引擎,实时整合智慧环卫、智慧市政、低空巡检等业务系统数据流,突破传统规则引擎的决策局限,建立"人员决策-机器执行"的人机协同作业机制。
02
收购坎德拉,
进军智能机器人领域
在软件方面应用AI技术的同时,玉禾田也在布局环卫智能机器人这一硬件产业。
2023年7月,玉禾田宣布收购坎德拉(深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34.65%股权,正式进军环卫清洁智能机器人领域。
坎德拉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的高新科技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产品涵盖商用服务机器人(智能清洁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C端消费机器人等领域。
坎德拉自主研发的阳光S200多功能清扫机器人是一款集地面清扫、人机协作吹扫、垃圾自倾倒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智能清扫设备,设备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图像识别、精准定位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依托自研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结合智能控制决策、多源融合感知和自主可控软件架构,实现自主导航,顺利完成清扫保洁任务。
玉禾田认为,投资坎德拉是公司在环卫清洁等服务领域中的智能化布局,提升环卫与清洁服务智能化水平,符合公司@数智城市大管家发展战略。实现人力的有效替代,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降本增效、提升项目毛利率;拓宽服务场景,实现从劳动密集型服务向科技型服务企业升级。
03
成立玉树智能,
落地首个全场景立体化无人环卫项目
到目前为止,玉禾田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已经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软件+硬件的结合。
2025年3月6日,玉禾田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等。
不多久后的3月18日,玉禾田便正式官宣了玉树智能在深圳市光明区落地的首个全场景立体化无人环卫项目。
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区管市政道路茅洲河以东片区,该片区清扫保洁服务项目由深圳玉禾田智慧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茅洲河以东片区的市政道路及道路绿地、人行天桥等公共区域清扫保洁、垃圾收运服务等。玉树智能作为玉禾田集团下的全资子公司,深入融合到光明区管道路的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的改造,实现“平台+设备+服务”的全维度一体化运营。
玉树智能首期以观光路、光明大道、东明大道为示范道路,引入坎德拉阳光S200智能清扫机器人、3吨级无人驾驶扫路机器人和巡查无人机等各类环卫智能装备,进行联合智能化管理与运营服务,实现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同步清扫、市容市貌巡查联动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驾驶扫路机器人能做到自动识别红绿灯,无感通行交通路口,这为大规模无人环卫作业奠定了基础。其搭载了行业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通过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机器视觉、高精定位等多感知方案,安全高效地实现自主启停、精准贴边清扫、覆盖式清扫、安全绕障、准确避让、垃圾自动倾倒等功能。
同时,该项目还首次运用了巡查无人机,实现了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自动排班作业,无人机进行道路巡查,当检测到有垃圾时,系统可自动触发指令,就近调度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执行精准作业,从而极大地提升环卫作业效率和运营监管水平,真正实现无人环卫全场景立体化。
据悉,玉树智能通过给非智能化的小型扫地车、高压冲洗车、大型洗扫车、洒水车、垃圾转运车等设备升级加装“玉树智能魔盒”,结合玉树智慧城市运管维平台,可以实现所有环卫车辆数据化管理,实时状态监控,从以往的人工排班到系统自动排班,提高环卫作业效率,实时掌控环卫作业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运营,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玉禾田在推文中指出,未来,玉树智能将会在大型无人驾驶清扫车,无人驾驶洒水车、河道管养无人船等无人环卫装备上持续发力,并向各类优秀的环卫设备供应商开放入口,围绕“全场景立体化无人环卫智慧运营”这一目标,做到环卫无人化、设备集群化、水陆空一体化,实现全场景全时全域智慧化运营管理。
看来,玉禾田的目标是将玉树智能打造成为一个开放式的“无人环卫”应用平台,它拥有自主研发“魔盒”,可以迅速将非智能设备升级为智能设备,又向第三方厂商开放入口,从而整合行业内的优质资源,最终促进整个行业的数智化升级。
2025年3月16日,玉禾田2025年发展动员暨数智化转型大会在广州召开,玉禾田董事长周平在大会上提出,2025年,玉禾田将全面升级为“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同时还进一步明确,“玉禾田的未来是‘玉禾田+智慧+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的高科技企业。唯有全员学习AI、应用AI,方能抢占行业先机!”
可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已经是玉禾田的“基本国策”,环卫这个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行业,终将会迎来全面数智化的那一天!
(本文依据公开信息撰写,图片来自玉禾田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
首次“AI+环卫”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开启!
2025-02-24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2025首发|首届环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预通知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