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试点推广主要有以下进展:
北京海淀区试点
2024年10月14日启动:国内首个烃基生物柴油闭环推广应用试点在北京海淀区正式启动。
原料收集:海新能科联合金拱门(中国)、百胜(中国)、中京征和等企业,完成餐厨废弃油脂的收集、运输,再将其运到工厂,经过加氢脱氧生产出合格的烃基生物柴油。
产品应用:将烃基生物柴油按10%的比例和90%的石化柴油进行掺混得到B10生物柴油,加注到中国航油北京机场范围内地面车辆、海淀区内环卫市政车辆,以及金拱门(中国)、百胜(中国)、中京征和等企业的运输车辆,并逐步在区域内交通运输领域扩大推广使用。
上海试点
构建闭环体系:构建了餐废油脂“收运、处置、应用”全过程全产业链闭环监管体系,从2017年启动至今,B5柴油直分销量从千余吨飞跃至十万余吨,2023年B5柴油总量突破50万吨。
推广成效显著:2017年起,B5柴油在250余座加油站供应,已累计为超过2400万辆车次加注230余万吨,占柴油总供应量约22%,相当于每5辆柴油燃料车中,就有1辆车加注B5柴油,实现碳减排近19.2万吨,协助消化“地沟油”8万余吨。
除了北京海淀区和上海外,2024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生物柴油应用推广试点涉及22个试点项目,包括石家庄、舟山、厦门、德州、广州、重庆、汉川等城市。整体来看,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在国内的试点推广正逐步推进,随着政策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为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能源安全等发挥更大作用。
延伸:
推广生物柴油,难点多多!
推广以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存在多方面难点,具体如下:
1.原料收集与供应
来源分散复杂:餐厨废弃油脂产生于众多的餐厅、食堂等,分布广泛且零散,收集点多面广,增加了统一收集的难度和成本。例如在一些中小城市或偏远地区,餐饮场所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高效的收集网络。
收集体系不完善:部分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餐厨废弃油脂收运体系,缺乏规范的收集、运输队伍和监管机制,导致废弃油脂可能被非法收集者获取,流入非法渠道,影响生物柴油原料的稳定供应。
原料质量不稳定:餐厨废弃油脂的成分复杂,含有不同比例的水、杂质、油脂种类等,质量参差不齐,给后续的加工处理带来挑战,需要更复杂的预处理工艺来保证原料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技术难度。
2.成本与经济性
生产成本高:尽管餐厨废弃油脂本身价格相对较低,但收集、运输、预处理等环节成本较高。据统计,国内生物柴油企业因市场集中度低和原料收集、加工、运输等环节的复杂性,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价格缺乏竞争力:即使以相对廉价的餐厨废弃油脂为原料,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依然较高,使其市场价格通常高于传统石化柴油。如2022年,供国家储备用0#柴油均价为8525元/吨,生物柴油出口均价为9606元/吨,柴油出口均价为6400元/吨,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很难与传统柴油竞争。
投资回报周期长:建设生物柴油生产项目需要较大的初始投资,包括生产设备购置、厂房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由于市场规模有限和成本因素,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这使得一些投资者对生物柴油项目持谨慎态度。
3.技术层面
生产技术有待提升:虽然目前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酯交换法等传统生产工艺存在反应条件苛刻、产物分离困难等问题,而超声波辐射、微波等新技术还未实现规模化应用。
产品性能需优化:尽管生物柴油具有高十六烷值、低硫等优点,但在某些性能方面仍与传统柴油存在一定差距,如低温流动性、氧化稳定性等。在寒冷地区或特殊工况下,生物柴油的使用可能会受到限制,需要进一步改进配方或添加添加剂来优化性能。
4.市场与消费
市场认知度低:消费者对生物柴油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有限,对其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担心使用生物柴油会对车辆发动机等设备造成损害,影响了生物柴油的市场推广。
市场需求不稳定:目前生物柴油的市场需求主要依赖于政策推动和试点项目,缺乏稳定的市场需求基础。在没有强制要求或补贴政策的情况下,用户对生物柴油的使用意愿较低,市场需求难以持续增长。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生物柴油的推广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支持,如专门的加注站、储存设施等。目前,我国生物柴油加注站数量较少,分布不均衡,限制了生物柴油的使用范围和便利性。
5.政策与法规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支持生物柴油发展的政策,但整体支持力度还不够。例如,财政补贴政策不够完善,补贴标准和范围有限,难以覆盖生物柴油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各个环节,无法有效弥补生物柴油与传统柴油的成本差价。
法规标准不完善:生物柴油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等法规标准还不够完善,导致市场上生物柴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原料收集、生产许可、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也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推广生物柴油,需要政府做哪些?
政府可以从原料供应、政策扶持、技术研发、市场培育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生物柴油的生产成本,具体如下:
1.保障原料供应稳定及价格合理
完善收集体系: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建设规范的餐厨废弃油脂收集、运输网络,在餐饮集中区域设置专门收集点,配备专业收集车辆和人员,提高收集效率,降低收集成本。如在城市中合理规划收运路线,减少空驶里程。
加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收集、运输、处置餐厨废弃油脂的行为,防止其流入非法渠道,确保原料优先供应给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公众对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建立价格调控机制:政府可根据市场情况,建立原料价格调节基金或补贴机制。当餐厨废弃油脂价格上涨过快时,对生产企业进行适当补贴,稳定原料采购成本。同时,推动建立原料供应企业与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锁定原料价格和供应数量。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税收优惠: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如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对生产生物柴油所需的进口设备、零部件等给予关税优惠或免税政策,降低企业的设备采购成本。
财政补贴:设立生物柴油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用于补贴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环节。对使用生物柴油的用户给予补贴,提高用户使用生物柴油的积极性,扩大市场需求,从而促进生产企业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
提供低息贷款:引导金融机构为生物柴油生产项目提供低息贷款或优惠贷款,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设立专项信贷额度,优先满足生物柴油企业的资金需求,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等。
3.推动技术创新与进步
支持研发投入:政府加大对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设立科研专项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低成本、高效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如支持对新型催化剂、更高效的酯交换或加氢脱氧工艺等的研究。
建立技术共享平台:搭建生物柴油技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速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研讨会,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鼓励设备国产化:支持国内企业研发和生产生物柴油生产设备,提高设备国产化率,降低设备采购成本。对国产生物柴油生产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促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4.促进市场培育与发展
强制掺混政策:制定并实施生物柴油强制掺混政策,规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柴油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掺混生物柴油,扩大生物柴油的市场需求,推动生产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成本。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生物柴油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生物柴油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消除消费者对生物柴油性能和安全性的疑虑。开展生物柴油示范项目,展示生物柴油的良好性能和环保效果,引导消费者使用生物柴油。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生物柴油加注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加注站布局,提高生物柴油的供应便利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注站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补贴,降低建设成本。
首次“AI+环卫”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开启!
2025-02-24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深圳华富、山东超星、联华宝洁中标聊城高新区6000万环卫项目
2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