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科技网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建部、水利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九部门联合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对标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锚定2027年、2035年两个时间节点,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劣V类水体。到2035年,美丽乡村基本建成。农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乡政府驻地、中心村等重点村庄全面完成环境整治,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劣V类水体,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重现乡村“河里游泳、溪里捉鱼”的亲水记忆。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就本《方案》的出台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新增完成行政村环境整治6.7万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超过90%,化肥农药利用率超过41%,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我国村庄量大面广,南北方区域差异大,农民群众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不同,而农村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尚有超过一半的农村生活污水未得到有效治理管控,畜禽粪污、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环境问题时有发生,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短板和弱项。
针对以上问题,《方案》提出:
·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水质调查,因地制宜选择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厂、相对集中式或集中式处理等治理模式。对采取相对集中式或者集中式处理的,选择当地经济可承受、与管理水平相适应的技术工艺,确保设施规模合理、可靠稳定运行。积极探索人口“潮汐”现象明显村庄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以设计日处理能力100吨及以上的设施为重点,加强监管。到2027年和2035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分别达到60%、85%。
· 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明确设施管理维护责任主体和经费来源,保障收运处置体系常态化运行。因地制宜在偏远村镇建设小型化分散式焚烧处理设施。
· 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和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排查。以农村居住集聚区、非正规或简易垃圾填埋场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体为重点,开展农村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摸底排查,建立清单并动态更新。坚持以控源截污为根本,统筹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源、工业(小作坊)源和内源等污染源,优先采用资源化、生态化治理措施,结合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农村黑臭水体、较大面积劣V类水体。鼓励将水体治理与村庄改善生活环境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畅通举报和反馈渠道。到2027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 协同推进畜禽养殖氨等臭气治理。加强畜禽粪污综合管理,推进氨等臭气污染防控。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比2020年下降5%。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恶臭异味等扰民问题加强排查整治。
· 综合治理乡村水土流失。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流域水系为单元,整沟、整村、整乡、整县一体化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水系、村庄和城镇周边为重点,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 长效保护乡村自然生态。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保护乡村山体田园、河湖、海洋、湿地、原生植被、珍稀濒危物种。
· 加强农用地土壤保护。分阶段推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盖。在重点地区开展土壤微塑料试点调查。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排放、倾倒、利用、处置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 加强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引导。科学布局,促进养殖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散养密集区因地制宜建立畜禽粪污收运利用系统,鼓励实施畜禽粪污养分平衡管理。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开展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及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治理。鼓励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地方标准。将规模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排污口纳入监管。到203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 加强农膜科学使用处置。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标地膜、不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等违法行为。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因地制宜建立废旧地膜科学处置体系,鼓励将废旧农膜纳入低值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加强收集利用。健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制度。
·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有效管控。多渠道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提高秸秆还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健全秸秆收储运服务体系,提高离田效能。结合实际对秸秆禁烧范围等作出具体规定,进行精准划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等手段,提高秸秆焚烧火点监测精准度。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开展秸秆焚烧重点时段专项巡查,严防因秸秆集中焚烧引发重污染天气。到2027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8%以上。
· 加强重点区域系统治理。识别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氮、磷等污染突出的水体及所涉及区域,强化流域内统一协调,系统治理。聚焦主要流域和重点区域实施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评估。
·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科学选择适宜技术模式,鼓励推广节水型、少水型设施设备。对于暂时无法开展水冲式厕所改造的地区,积极推进厕所粪污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持续完善厕所管护机制,健全日常巡检、设备维修和粪污清掏等管护体系。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未来,生态环境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安排部署,会同各部门、各地区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方案》落地见效。
环卫科技网2024年度大评选结果正式公布!
2025-01-21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2025首发|首届环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预通知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