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小i
近年来,垃圾分类一直是民生热议话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垃圾围城,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面对挑战,莆田市城厢区以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分门别类、精准施策,建立“区级统筹、街道指挥、社区负责、居民推进”四级工作体系,实施示范小区“物业+”“支部+”“公司+”三种模式,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莆田城厢简介
莆田城厢区,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中心地带,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而闻名,莆田市城厢区城区现辖龙桥、霞林、凤凰山3个街道,29个社区,共有小区(片区)200余个,城厢依山、滨溪、向海,物宝天华,环境优美,被评为“福建省生态示范区”。
一、科学规划,构建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
出台政策,搭建平台。印发《城厢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力争2024年达成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实现“三个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形成、完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细化垃圾分类创建工作方案,组建专班,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和处罚措施;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发挥区级宣教中心平台作用,为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打下扎实基础。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成立以区长为组长的省级示范区创建领导工作小组,分管领导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的症结瓶颈问题,亲自协调,出面推动,为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考核,并纳入基层党建工作,不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推进会、交流会,层层推动落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对待垃圾分类工作,激发各街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坚持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组织环卫系统开展“爱国卫生月环境卫生大扫除”“地球日”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带动居民一起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与习惯。
源头减量,“碳”寻新路。城厢区发改局和城厢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莆田市城厢区“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引导、鼓励全区行业企业,包括塑料制品企业、寄递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深入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包装,加强塑料废弃物规范回收处置,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由区执法大队牵头,配合莆田市环境集团推进城厢区废旧纺织品回收循环利用工作;区文旅局和商务局督促星级酒店减少或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培训,在餐饮店张贴宣传材料,引导经营者要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避免浪费;区机关事务管理处鼓励全体干部职工节约用纸、推行绿色办公,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机制,加强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
探索分类模式。按照“三化四分类”的垃圾分类体系,立足于不同小区的特色,打造三种推进模式。物业小区实行“物业为主、居民参与、执法跟进”的“物业+”模式,由物业企业作为主体,负责辖区的垃圾分类引导、管理、收集、清运等工作,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推进垃圾分类“家家都做,人人都会”。无物业小区以“社区为主、党员引领、多方参与”的“支部+”模式,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发挥社区党员、干部、退休人员等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开展“走家入户”,推进垃圾分类的宣传与普及等工作。开放式片区推行“环卫公司为主、志愿服务引导、定时定点投放”的“公司+”模式,充分依托国有环卫公司,发动学生、退休人员等组成志愿服务队,参与督促引导,无缝对接生活垃圾进入街道环卫系统收运网络。
盯紧前端投放。坚持“家里分类好类,定时提下楼,定点精准投”的分类投放原则,启动生活垃圾“四分类”,推行楼层撤桶、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定人督导等举措,实行前期广泛宣传、循环发动宣传、源头推广分类、科学设置投放点、督促奖励并行的“五步走”模式,在城区内建设257座分类屋(亭),配套监控、洗手池、除臭灭蝇等设施、垃圾分类管理人员等,落实定时定点投放等管理制度。
完善收运体系。配备分类收集车辆,规划科学运输线路,建立专门的分类收集和运输队伍,按照不同垃圾的分类要求,每日2-3次进行定时定点收集和运输,避免混装混运,垃圾日产日清。截至目前,全区已配备48辆“桶车一色”四分类垃圾分类专用运输车辆。厨余垃圾方面,紧盯居住小区厨余垃圾产生情况,同时将收运点位逐步扩展至超市、水果店、农贸市场等160余个点位,并协调三个街道增加厨余垃圾清运车,持续提高厨余垃圾收运频次。可回收物方面,由区商务局牵头制定方案,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划化和标准化,持续健全资源化回收利用体系。有害垃圾方面,与莆田绿渠环保有限公司续签了收运处置协议,并在三个街道设置3个有害垃圾暂存点,推进无害化处置。
三、宣传引导,激发民众参与的内生动力
“请进来学习”,打造宣教平台。依托区级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定期邀请垃圾分类专业讲师为基层管理人员,为分类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作宣讲,针对日常发现的问题作梳理,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提高片区垃圾分类精准度。组织巾帼志愿者、学生、居民、干部职工、党员等不同群体参观学习,借助图文影音、书籍手册、游戏互动、环保酵素制作、手工制作等形式及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紧抓全民教育,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教育课程之中,定期开展校园知识普及讲座及互动实践活动,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个人和家庭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走出去宣传”,持续“五进”宣传。近年来,城厢区积极组织开展线下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等主题宣传、培训活动,累计开展200余场。特别是今年暑期,城厢区分别在顶墩社区、龙桥社区成功举办“垃圾分类·家家时尚”环保夏令营,吸引了众多孩子与家长共同参与,通过有奖知识问答、小游戏、DIY手提包、变废为宝小课堂、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研学活动,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同时带动家庭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与技能,实现共建共创共享绿色低碳社区。
“多方位普及”,线上多渠道推广。积极树立典型,近年来,城厢区垃圾分类优秀经验多次在东南网、莆田广电、湄洲日报及新媒体等多方线上平台上推广宣传。截至目前,已发稿100余条,发送短信60万条。同时,在城厢新闻栏目中插播《垃圾分一分 城厢美十分》等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将垃圾分类的信息传递给各个层面的观众,潜移默化影响观众的行为和价值观,将垃圾分类提升到社会主流意识层面,极大地拓展了宣传的广度。
垃圾分类,并非只是一项简单的环保行动,更是一种对未来的责任担当。每一次将垃圾正确分类投放,就是在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莆田市城厢区通过垃圾分类工作机制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下一步,莆田城厢区将持续探索、完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共绘莆田最美首善区。
环小i
分享福建环境服务的最新资讯。
4
粉丝数
12713
阅读量
1320
点赞量
环卫科技网2024年度大评选结果正式公布!
2025-01-21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2025首发|首届环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预通知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