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科技网讯,近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网站公布了一份市人大代表建议答复,有代表提出“城市垃圾点应该远离人员密集小区”,成都市城管委回应表示,由于历史欠账和“邻避效应”,垃圾收集站新建选址落地异常艰难。
成都市城管委在这份答复中坦言,所谓“城市垃圾点”“垃圾回收点”即为生活垃圾收集站。按照《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规定,当居民小区超过5000人时,应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少于5000人时可与相邻区域联合设置收集站。
为减少收集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一般会建在远离人员密集小区,避免垃圾收集站对环境影响,但由于历史欠账,规划配套建设滞后,加之环卫设施“厌恶性”、“邻避效应”日趋突出,垃圾收集站新建选址落地异常艰难。
一是进一步加强垃圾收集站的规划配套建设,积极与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协调配合,在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时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垃圾收集站等环卫设施,选址时充分考虑风向和地形条件,远离住宅居民楼,增设围墙、绿化等隔离设施,避免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
二是按照《成都市生活垃圾收集点提升改造技术导则》,加强对现有垃圾收集站(点)提升改造,强化日常运行监管,及时清理转运垃圾,定时清洗保洁、消毒杀菌,杜绝垃圾积存,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减少臭气、噪音等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影响。
锦里古街一处垃圾收集点,2023年7月摄于成都锦里,环卫科技网配图
对于代表提出的“加强管理和监督”建议,成都市城管委表示,成都市已制定了《成都市环卫清扫保洁精细化作业规则》《成都市环卫清扫保洁精细化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了垃圾收集站作业时间、方式、标准和监督管理办法。
一是组织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院开展生活垃圾转运站和收集站环境卫生监测工作,加强对垃圾收集转运站废水、废气、噪声等环境污染监测,及时出具监测报告,发布监测通报,督导相关单位落实问题整改。
二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组织市容环卫管理事务中心开展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运行管理常态化巡查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跟踪督办整改到位,并纳入环卫精细化管理考核。
三是加强信访投诉办理工作,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垃圾收集站环境问题,强化“声、尘、水、气”环境治理,定人、定责、定时清运垃圾,积极化解矛盾,不断提高居民对垃圾收集站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南京,一处公寓的垃圾分类设施,环卫科技网配图
在“垃圾分类和减量”方面,成都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成都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形成多元共治、全民参与、标准健全、能力充分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一是推进居民垃圾分类,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导则,在居民小区推进生活垃圾四分类,鼓励居民将可回收物通过售卖等方式,纳入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引导居民家庭做好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分类投放。
二是开展垃圾源头减量,推进落实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限制使用一次性餐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优先使用可循环利用产品等举措,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
三是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监督、指导,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针对社区工作人员、物业服务人员、环卫服务人员开展垃圾分类培训,聚焦小区居民、行业从业人员,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都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普法教育,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落实。
首次“AI+环卫”应用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正式开启!
2025-02-24
官宣:环卫科技网是干啥的?
2024-07-17
2025首发|首届环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预通知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