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0)》,报告全面反映了2019年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基本情况。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同比增长10.2%,达3.54亿吨,回收总额约9003.8亿元,同比增长3.7%。
可以看出,我国对资源循环利用越发重视,综合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快推进循环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逐步开始由"低小散"粗放型经营模式向规范化、集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回收量及回收价值上有较大增长。
一、我国城镇生活垃圾可回收物的特点
一是产生的数量多且分散:城镇人口众多,每个人都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而生活垃圾中占比较大的就是分易腐垃圾和低值可回收物,尤其是废塑料、废纸、废旧纺织品等,多分散在社区和街道垃圾桶内,不同于工业和建筑固体废弃物大量堆集。
二是混杂且资源化难度大:居民日常生活消费产生的可回收物经常混合丢弃、混合运输,造成循环和资源化利用的难度较大。如废旧塑料、废旧纺织品、废纸等被易腐垃圾的油污二次污染后,再利用和再循环的价值降低,而易腐垃圾中混杂了其他废弃物时,其堆肥的效率和燃烧的热值都会受到影响。
三是行业管理难度高:城镇生活垃圾由于大多是由居民个体产生的,主体分散,管理实施难度较大。因此,与工业固废和建筑垃圾已经形成完整的回收综合利用体系相比,城镇生活垃圾可回收物的循环和资源化利用除了要解决技术难题和成本效益问题以外,更多的重点在于建立合理高效的可回收物分类回收体系,通过政策和科技调动居民参与分类回收的积极性。
二、城镇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增长迅速,2010年以来,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2019年超过2亿吨,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6.81%,超过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水平。
而且我国普遍存在可回收物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的情况,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足35%,低于欧盟平均水平47.4%,更远低于德国(67.6%)和奥地利(57.7%)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做得较好的国家.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
一是可回收物前端投放设施设备不够规范:目前许多城市的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服务覆盖率低,小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数量严重不足,分类投放设备的缺失;分类投放点日常管理不到位、投放环境较差;没有设置可回收物分类投放设备,导致桶内可回收物混合投放,容易形成污染影响可回收物回收质量。
存储转运空间缺失,造成许多可回收物特别是低价值可回收物混入一般生活垃圾被填埋或焚烧。
二是回收体系不健全,低小散现象依然存在: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回收渠道仍以流动性强的个体商贩回收为主,这些无组织、无管理的个体商贩甚无固定经营场所,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经常处于“打游击”状态,给社会治理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虽然国家鼓励采用“两网融合”“互联网+”APP预约和上门回收等方式促进回收处理企业建立的正规回收渠道贴近居民生活,但收效甚微。
正规回收渠道不畅,究其原因是规范厂家的生存环境不佳,成本远远高于无组织、无管理的小商贩。
三是人工分拣成本较高,精细化程度较低:因前端投放设施设备不规范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垃圾桶前值守人员未进行分类指导,垃圾混装混投等问题比较严重,给后端分拣中心带来压力较大。
而且垃圾分拣是一项工程量巨大、过程重复且枯燥的工作。通常垃圾收储后,需要工人手工将可回收的物品从大量垃圾中拣选出来。这一过程中,工人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要处理数量庞大的垃圾,也意味着工人需要长时间工作,对工人的体力和注意力都是很大的考验,因此精细化程度往往难以保障。
四是缺乏信息化手段,监管流于形式:信息化监管作为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存在较多的问题亟需解决。
首先是业务关联不全面,“两网融合”推行日久,各地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网络信息化系统虽然在逐步建设,但系统之间孤立、关联关系并未完全梳理打通;
其次是系统应用过程中产生了数据,并构建了数据中心,但数据采集不全面,数据价值挖掘分析不到位,提供反映问题的信息量太少;
再次是智慧化不够,只对已发生的问题的汇总分析,未能预见评估未来情形趋势
最后是监管情况展示效果分散,管理层不能宏观、整体化、多角度的分析情况,从而导致决策能力不足。
三、科技创新聚焦无人化可回收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也是传统行业“触网”的出圈路径。在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战略体系背景下,欲使再生资源产业发挥更大作用,不言而喻,科技是“加速器”
完善前端投放设施,做好可回收垃圾的有效分类
在遵循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基本要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做好前端可回收垃圾的有效分类。联运环境的智能分类可回收箱改善前端投放方式,分类回收纸张、塑料、金属、织物及有毒有害物,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刷卡、人脸识别三种方式,无接触打开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箱门。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并配有视频监控、计量称重、语音播报等功能,彻底改变脏乱差的收运场景,提升人效降低成本。
建立两级再生资源收运体系做好再生资源的分类清运
联运环境第五代无人化垃圾分类设备利用红外线+重量传感器,适时了解箱体内部装载情况,达到满载标准会触发设备报警并传至后台,箱体自动开启压缩功能,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清运频次,实现高效快速收集、简单收运。同时,在再生资源回收过程中清运人员使用智能APP及智能电子秤,杜绝缺斤少两、价格随意等现象,进一步实现再生资源回收的绿色环保,以及公开、公正和透明。
建立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做好末端再生资源的集中分拣
联运环境优化智能回收网点和分拣中心的联系,直接打包直运,减少中储风险。在分拣中心,从装车、入库到分拣、出库的完整过程,都是全自动化设备操作。分拣中心配备了自动打包机、大件破碎机、塑料破碎机等设备的全智能分拣线,所有从回收网点收上来的每件垃圾都会在这里经过称重、分拣、打包,最后归类到各个区域,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回收加工效率。
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打造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全要素回收网
联运环境搭建的再生资源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前后端产业的融合,智能化升级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中途运输、末端处置的全链条,实现对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的溯源管理、精准施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分类、减量、资源再利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