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WTE在东南亚的发展
目前,东盟10个成员国共有10个垃圾发电厂或试验项目,分布在包括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
毫无疑问,中国是区域垃圾发电行业主要参与者,过去十年中,中国在国内市场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垃圾发电项目经验和技术,正在积极向东南亚推广。截止到2017年,中国建成运营了339个垃圾发电厂,总装机7.8吉瓦。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600个垃圾电厂,总装机达到10吉瓦。
与此同时,日本在积极地向东南亚推销其垃圾发电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日本全国有380个垃圾发电厂,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垃圾焚烧项目将垃圾转换为电力。为了赶在中国之前抢占东南亚垃圾焚烧市场,在市场开拓方面,日本采取了比中国更加积极的做法:首先,日本外务省在其2019年财政预算中预留了20亿日元(1849万美元),用以扶持日本企业进行项目现场勘查和其他标前活动;其次,日本企业往往提供包括WTE在内的一揽子整合方案,辅以一系列配套服务,如废物分类、废物减少、人员培训和回收等,提高东南亚政府的认可度。截至2019年中,日本 Hitachi Zosen、JFE Engineering、三菱重工等企业已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达成了相关项目的合作协议。
下面是东南亚各国WTE项目的推进情况,以便中资企业了解:
新加坡长期以来一直是WTE发展的地区领导者。Bhaskar 表示,新加坡的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将每天运往 Semakau 垃圾填埋场的垃圾量减少30%,即从2018年的人均0.36千克减少到人均0.25千克。目前,新加坡全境有四个投运的WTE项目:Tuas、Senoko、Tuas South 和 Keppel Seghers Tuas 项目,以及一个 Semakau 垃圾填埋场。而新加坡目前在建的综合废物管理项目(IWMF),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垃圾处理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可燃烧垃圾-厨余-污泥等多废物流整合处理。IWMF的第一阶段功能要实现2900吨/天的可焚烧垃圾、250吨/天的家庭可回收物、400吨/天的厨余和800吨/天的污泥处理能力(污泥来自于拟建的Tuas水处理厂)。未来,Tuas水处理厂将与IWMF整合形成Tuas枢纽,从而实现水—能源—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回收效率,进一步优化新加坡的土地利用。
印度尼西亚正在推进12个WTE项目,从2019/20年三个WTE项目的招标开始─一个在西爪哇的万隆首都,另外两个在班顿—坦格朗和南坦格朗。类似的项目也将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出,包括雅加达、南苏门答腊省首府 Palembang、西爪哇省的 Bekasi、中爪哇省的 Semarang 和 Surakarta、巴厘岛的首府 Denpasar、东爪哇省的Surabaya、南苏拉威西省的 Makassar 首府和北苏拉威西省的首都 Manado 等地。所有12个垃圾发电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总装机达234MW。
泰国为各种类型的WTE项目设立了补贴和税收优惠,包括焚烧、气化、发酵和填埋气体捕获。该国还在2018-2037国家电力规划中设定了500MW的垃圾发电目标,占2037年可再生能源资源总量目标的30%。泰国目前WTE项目的暂定上网电价为3.66泰铢/度。
越南正在吸引中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投资者兴趣。一些市政当局积极推出WTE项目,呼吁各行业进行投资。胡志明市已经针对一批WTE项目发布了一套投资标准,这些项目可以处理高达9,300吨/天的生活垃圾。政府为WTE项目设定了高达10.05美分/度的高电价,高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价格。
马来西亚将在今年6月启用其第一个WTE项目。项目位于 Negeri Sembilan的Tanah Merah,计划每天处理1000公吨固体废物,并生产20至25兆瓦的电力,为25000户家庭供电。
澳大利亚现在有了第一个WTE项目,即目前正在建造的 Kwinana 项目,年处理能力40万吨,发电装机38MW,总投资约7亿澳元,预计2021年底投产。此外还有30多个拟议的WTE项目,包括位于 Ballarat 总投资3亿澳元的WTE项目和位于布里斯班以西的 Swanbank 的4亿澳元项目。
五、影响发展的关键问题
东南亚国家出台了许多公共政策鼓励和支持WTE项目。例如,印度尼西亚政府宣布WTE工厂项目为国家战略项目。然而,要为WTE项目设计出一个可行的风险分担结构,就需要所有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密切协调与合作,其中包括作为购电方的国家电力公司、作为垃圾供应方和土地提供方的当地政府等,以实现可融资的PPP结构,确保WTE项目的稳定、可预测的现金流。
所供垃圾的质量、可持续性和一致性也是贷款银行和投资商的考量的关键风险因素。许多新兴经济体的垃圾分类规则和监管要求有限,难以分离不同类型的垃圾。此外,东南亚特殊的湿热环境导致可能有大量的“湿”废物,包括较难燃烧的厨余垃圾等,所能提供的热值很低;而且每年的废物类型和质量各不相同。对于WTE项目来说,这意味着电力产出的波动和收入的不确定性。
WTE项目还面临特定的环保问题。垃圾焚烧发电是否真正做到能量正产出和环境正保护,取决于燃烧过程的效率和污染控制,当前最新的垃圾焚烧项目采用先进的污染控制和二恶英过滤设施,可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目的——但高新技术的采用也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这对新兴市场的财政也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WTE项目生产的灰分需要送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填埋场地需要做好防渗处理,以防止地下水污染。
六、规划需要考虑的方面
行业专家建议,项目规划方在规划开发垃圾发电项目时,需要考虑几个关键方面。首先,规划方应该评估辖区WTE的总体需求,并基于总需求规划一系列的分期项目来达成总体目标。规划项目时,需要结合考虑上游链条的垃圾收集、分类和运输,以保证垃圾供给的质量和持续性。经济方面,入炉费和电费的设定需充分考虑政府和国家电力公司的财务实力,必须基于可承受的原则,以保证收入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在项目开发的每个阶段,都应该及时向公众进行营销和解释,包括项目落地的好处、项目面临的挑战等全面描述,以征得公众的理解、同意和支持。最后,规划方应得到地方市政和国家政府的充分支持,确保能得到政府对项目的长期支持,增强项目可行性。
政府机构应该引入并利用私营部门的技能组合,用最先进的技术实施WTE项目。项目的可融资性,以及签署长期的、成分质量可预测的垃圾供应合同,有助于确定合理的垃圾倾倒费(入炉费)。PPA的电价水平要能保证商业可行性,等等。
新加坡和东南亚区域其他国家正在这方面制定正确的基准,可作为该区域其他国家的模板。
本文主要内容由毕马威亚太区新能源总监 Wen Bin Lim(林文斌)、世界银行基础设施融资高级专家 Edwin Yuen,新加坡环境署副总执行官 Ananda Ram Bhaskar贡献。中文版由长风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