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市有望实现干垃圾零填埋全焚烧。2017年上海市垃圾焚烧能力为1.33万吨/日,2019年7月新增产能6000吨/日,总产能达到1.93万吨/日。上海市规划2020年干垃圾处理上限为1.81万吨/日,理论上干垃圾可完全通过焚烧处理,我们假设到2020年干垃圾实现零填埋全焚烧。
上海市规划2020年湿垃圾处理能力达到6300吨/日,可回收资源利用量达到1100吨/日。预计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焚烧比重达到70%,湿垃圾处理比重达到25%,回收利用率达到5%。
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全过程总成本为985元/吨。前端垃圾分类服务成本为390元/吨,这部分服务包括垃圾分类督导和装备垃圾分类智能设备。中端垃圾收运成本为290元/吨,这部分服务包括垃圾清运、中转和转运。终端垃圾处理包括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综合成本为305元/吨。
假设居民承担前端垃圾分类费用,需要支付25元/月/户,折算到个人120元/年,若支付全过程成本需要支付62.9元/月/户,折算到个人301.9元/年。2018年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138元/年,若居民承担全部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成本,需要支付的费用占可支配收入的0.47%。根据上文我们估算,东京多摩居民支付垃圾处理经费为3685日元/人/年,按照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171万日元计算,多摩居民支付的垃圾处理费占可支配收入的0.22%。从这个角度来看,若让上海居民支付全过程成本是相对偏高的。
上海和东京垃圾分类与处理的对比
上海和东京在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处理成本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两地分类方式同为四分类,但上海把餐厨垃圾归为湿垃圾,通过资源化的方式处理,而东京把餐厨垃圾归为可燃垃圾,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
东京垃圾处理成本远高于上海。上海市垃圾分类与处理全过程总成本为985元/吨,远低于东京垃圾全过程处理成本折合人民币3672元/吨。
上海对标东京—提高垃圾焚烧率。东京垃圾处理方式以焚烧为主,焚烧占比已超80%。目前上海市垃圾焚烧与填埋各占50%左右,上海市正在学习“东京模式”,争取2020年实现干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东京实行垃圾计量收费,上海计量收费还在探索阶段。东京通过指定垃圾处理袋、处理券对垃圾进行计量收费,居民一般承担垃圾处理经费的18%~25%。上海市暂无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标准,计划逐步建立计量收费、分类计价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居民垃圾收费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国际上居民垃圾收费制度比较
居民垃圾收费制度可促进垃圾减量化并减轻财政负担。垃圾处理行业具有公共服务性质,需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但仅依靠国家出资会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建立居民垃圾收费制度一方面可为垃圾处理事业筹集部分资金,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另一方面运用这种经济手段可以促使居民降低生活垃圾排放量,有利于实行垃圾的再利用和减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