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入户宣传而言,分类垃圾袋是一个受众较为精准的广告载体。垃圾袋的使用多在家庭场所,据统计,人在家庭中的垃圾年均产量约250公斤,每日产量约0.6—0.8kg。一般的一个三口之家基本是每天都至少使用二个垃圾袋。从而可引入一些居家用品、家庭电器类的广告商,以此获得一定的广告收入。本项目广告成本比较低,分类垃圾袋的每个成本在0.05~0.08之间,而且广告的转化率比一般的传统平面广告效果好。
积分换购导流盈利
通过支付积分换购的方式来激励居民参与实施垃圾分类,从而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参加垃圾分类活动的居民进行系统注册,在系统上进行积分累积。居民可用垃圾分类积分、现金的方式采购线上商城或者小区线下商店的产品和服务,积分起到了导流和引流作用从而实现项目盈利。同时,积分平台天然的积累了大量的会员用户,对会员消费数据进行分析推广,提供附加价值获得收益,如提供商场参谋、专业化的商场数据分析报告等,同时还可为商家提供高精准度的会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和优惠。一方面起到了产品广告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拓展了产品销售渠道。
垃圾分类积分兑换
大数据盈利
积分换购一方面创造了电商平台,另一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库会运用垃圾袋双向扫码、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功能存储每一位用户的垃圾分类信息,并通过注册会员制获得用户兑换、购买商品信息。从而随着业务的拓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该平台可对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排放情况、生活习性、消费数据、商场销售数据、企业信息等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为各类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专业数据公司、市场调查公司提供数据增值服务,从而获得信息附加值。
垃圾分类生活圈盈利
借助互联网流量,大数据管理、智能设备收集等技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精细化的垃圾分类管理,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产业生活圈,互联网管理平台提供了居民的便民呼叫服务,上门服务和社区最后一公里的社会综合治理服务,精准扶贫、养老、助学、应急、配送、家庭综合服务等通过活跃的垃圾分类智能管理平台,可以构建一个与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粘性非常高、信任度非常强的生活圈,通过垃圾分类这个流量入口,实现生活圈服务全覆盖。
结束语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也是新规矩。住建部要求地级以上城市都要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生态文明、节约型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垃圾分类模式重构了我们传统的垃圾分类工作及环卫工作,而吻合企业实际的商业模式构建是实现垃圾分类工作“以废养废,以商养商”的可持续关键。运用垃圾分类服务、设备和技术等进行衍生业务盈利。一方面,契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政府在垃圾分类方面的财政支出有限的情况下,让垃圾分类工作可以持续。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构建和精准的大数据管理,让居民、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从垃圾分类中共同获益,提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节约社会成本,企业也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最终使垃圾分类行为成为居民、企业、政府多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