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分类处理方法:
分类与处理的基本方法,将垃圾分为:可卖垃圾-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可烂垃圾-就地处理并利用;有害垃圾-衔接地方危废处理体系;煤渣灰土-就地利用或处置;其它垃圾-外运县集中处理或就地处理。
其中,可烂垃圾作为重点,就地堆肥的处理方法分为静态堆肥和堆肥机处理。静态堆肥可以用阳光房和沤肥房处理。堆肥机通过破碎、脱水、预混合等工艺处理垃圾,达到肥料标准。
上表可以看出,利用脱水堆肥机,通过8天处理时间,无害化处理等达标率最高。
可(烂)堆肥垃圾就地处理的应用特征:不同可堆肥垃圾处理方法间存在成本和产物达标率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处理方法的技术特征就,而处理方法也均存在本身的技术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完善和规范。同时,必须形成处理产物的有效利用途径。
5 问题分析和讨论
5.1目前垃圾处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合理处理模式的选择,在城乡一体化模式下,城市处理的覆盖率能达到何种程度,影响其变量有哪些?哪些控制参数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城乡协同如何改善城乡一体化模式的技术、环境和经济特征是否合适?另外,镇、乡、村单独处理技术的适用面有哪些,其技术是否能能够合乎规范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效的分类处理方法,就能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易腐垃圾和灰渣组分分类处理,可就地削减50%以上的垃圾量。同时,剩余其它垃圾的无害暂存时间可以延展到1个月左右,可以同时解决终端容量和集中处理覆盖面扩展的问题。
但是,分类处理中,对社会管理的要求高,如何快速、有效地普及是问题的重点。而有效、长效分类的实现也考验地方党政和群众是否专注,长期的投入。
目前,有几点可以助推农村垃圾分类的实行,我国农村垃圾的主流分类模式:易腐、灰渣、废品和其它的4分类,其中,易腐、灰渣2类可以就地处理减量利用。而通过现有再生资源市场可回收的废品比例低(小于本类的10%),以废塑料等为代表的“低值废品”没有市场。
5.2治理目标和“大垃圾”概念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根本目标是优化人居环境,在此基础上应该纳入“大垃圾”的概念:大垃圾是指:农村区域产生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家具等大型垃圾、乡镇加工工业产生的类似生活垃圾组成垃圾、工业品市场和电商集散地产生的包装物垃圾等。近年来,这些垃圾是造成农村垃圾相关热点问题的主要来源。
5.3控制垃圾处置总量
垃圾处理中,终端处理的总量是有限的,如何有效的利用终端容量是工作的重点,目前,“大垃圾”客观存在的不断增长,低层次资源利用被限制,废纤维制填充棉、废皮革制明胶等不能再次利用,只能成为被废弃。垃圾处理终端的承载不断增加,非法处理等失控风险随之增加。
因此应该建立层次化、全过程、全组分的废物处理框架。第一、源头分类减量:在源头对废物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源头上减少。第二、梯级资源化利用,通过废品回收利用、材料利用和能源利用,增加废弃物的利用率。第三、终端处理兜底:经过以上处理后,在通过填埋等方式处理,减少终端处理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