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在我国虽起步早,但起点低、发展缓慢,发展至今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主要难点在于:第一规划设计不够完善;第二分类处置设施落地难;第三法制保障不够刚性。
目前我国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空前,2017年3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2020年底前,在46个重点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自此,中国拉开垃圾分类“二次革命”序幕。2017年6月12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五部门下发《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2017年9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八部门下发《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通知》;2017年12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截至5月,46座试点城市中,除西藏日喀则外,其他45个城市均已先后出台垃圾分类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并且有35个城市启动了垃圾分类立法工作,其中11个城市已完成垃圾分类地方立法。在强制垃圾分类的要求下,引入第三方实行市场化模式运作,无疑成为推进垃圾分类的普遍共识。

据中国固废网不完全统计,2018年1月-4月中标的垃圾分类项目/标段(不包含“环卫服务+垃圾分类”项目)有31个,中标金额达2.73亿。在所有披露了中标金额信息的垃圾分类项目中,有近7成的项目中标金额在500万元以下,另外大多数其他垃圾分类项目的服务期限大都在3年及以下。造成垃圾分类项目服务期限普遍较短的主要原因是,垃圾分类的全面实施尚属于试验阶段,全国范围内尚无绝对完善、可复制的运营模式。在这个“按效付费”的年代,签订短期合同,期间进行考核,运营效果好再进行续约的形式更符合政府主管部门的需求。
我们认为垃圾分类的推广将显著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的发电效率,因为生活垃圾中有两类垃圾导致热值降低:含水率高的湿垃圾、部分不可燃物质(例如砖石垃圾)。垃圾分类将解决垃圾热值低的问题,提高发电效率,提高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收益率。同时,垃圾分类后再焚烧可以减少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降低垃圾焚烧的环保投入。
2.优质运营资产提供充裕现金流,支持固废板块扩张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底改用现名)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服务产业的上市公司,业务领域涵盖四大板块:自来水生产与供应、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燃气供应。公司秉持“地球公民自然与善”的核心价值观,“城市好管家、行业好典范、社区好邻居”的社会责任理念,致力为各大城市提供生态环境服务与解决方案,共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活。
公司固废业务营收增长迅速,从2012年的2.29亿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14.21亿元。2017年固废、燃气、供水和污水处理板块的营收分别占总营收的33.82%、33.65%、21.37%和4.47%,固废业务营收已经超越燃气业务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营收贡献业务。

2.1.固废板块:收购创冠进入第一梯队,南海产业园模式获复制
目前公司固废板块主要由两家全资子公司组成,一是佛山市南海瀚蓝固废处理投资有限公司,二是创冠环保(中国)有限公司。并且公司已经开始在危废领域的拓张,公司与德国最大、全球领先的环境服务企业之一德国瑞曼迪斯合作的实体项目佛山绿色工业服务中心工程(南海),已取得广东省环保厅环评批复,预计收集处理危险废物总规模为9.3万吨/年。
2.1.1.收购创冠中国,由佛山走向全国
2014年12月19日,公司完成对创冠环保(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创冠中国100%股权的交易价格为18.5亿元,瀚蓝环境以现金方式向创冠环保(香港)支付11亿元对价,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7.5亿元对价。
创冠中国是国内固废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2014年底拥有福建、湖北、河北、辽宁等地共10个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总规模1.14万吨/日,包含7个已建成项目和3个在建项目。收购创冠中国后,瀚蓝环境的垃圾处理总规模从只有3000吨/日产能达到近1.5万吨/日。从佛山市的南海区走向全国,跻身国内固废处理行业第一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