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垃圾的回收处理是涉及到政府、民众、企业等多方面的一个整体系统,需要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协作完成。而大件垃圾也可将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以具备专业资质的企业化运作为主,在局部以民众协同作业为辅。政府一方面需加强宣传教育,培养民众对大件垃圾的分类和回收意识,使其明确自己的义务所在;另一方面需规范企业的运作模式,并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
收运处理模式探究
大件垃圾的回收系统主要由收集、运输、处理3部分组成。在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居民到集散点的收集阶段可选择以居民或小区/街道为单位预约上门收集、以居民或小区/街道为单位自己送至规定地点或由清运公司定时定点统一收集;在集散点到资源回收中心的运输阶段一般由具有资质的清运公司统一运输;在处理阶段可选择就地处理、外运处理或二者相结合,如图所示。

每种方式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收运处理的模式应根据当地的现阶段收运处理情况、规划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具体分析,并综合权衡,构建最合理的收运处理体系。

案例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近年随着深圳市人口数量剧增,大件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加。深圳市2016年累计全年处理大件垃圾72213.85t。一方面由于市民消费观念、消费层次不断升级换代,且流动人口较多,大件物品消费旺盛;另一方面,办公单位较多,搬迁或重新装修都会产生较多大件垃圾。目前深圳市各行政区都有各自的大件垃圾处理厂,一般由清运公司将大件垃圾送至处理厂,或是处理厂派车去小区/街道收集。在各区的处理厂进行拆解或破碎,再将可再生利用部分运至相应的下游企业。但现有的收运处理模式较为散乱,不利于大件垃圾的市域统一规范管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综合考虑发展需求及实际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深圳市大件垃圾的收运处理拟采用“预约、集约化直运”和“自运+集约化转运”2种方式并举的综合模式,即由产生者预约专业收运机构将大件垃圾直运至末端处理设施;或由产生者将大件垃圾自运到集散点,再由专业收运机构统一转运至末端处理设施。然后,一部分进行拆解后资源化再利用,另一部分剩余价值较小的可通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后外运至焚烧发电厂或卫生填埋场。原因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