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区的快速发展,各类优质企业、知名楼盘相继落户,直接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可回收垃圾、大件垃圾丢弃成为常态。由于现有中转站垃圾没有大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设备,不具备垃圾分选的功能。大件垃圾不经过减容处理,直接运输会因燃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增加,同时因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用地越来越宝贵,垃圾填埋场的用地越来越紧张,大面积的填埋对土地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成为迫切需求。
近年来,小店区积极探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按照“垃圾减量化、可回收利用”原则,率先建成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既解决大件垃圾、有毒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合清运的不便,又提升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率,快速推进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
建立完善管理网络。构建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环卫管理体系,每个街乡设环卫所,每所配备4名管理人员;每个行政村设市容环卫管理站,每站配备2名管理人员。实行”村清扫、乡收集、区转运“清扫清运模式。 建立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卫管理网络。
首创“政府花钱买垃圾”服务新模式。长期以来,乡村环境卫生是城市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最薄弱的环节。其中,垃圾暴露、乱倾乱倒又是最令人头痛的弊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小店区率先试点,探索出了“花钱买垃圾”这一小举措,彻底解决了困扰农村地区数十年的“垃圾围村”难题,过去无人愿意从事的垃圾清运工作现已成为了诸多人争抢的热门职业。为提高垃圾收运员的工作积极性,杜绝“日常随意堆,最后集中倒”“村里小堆、村边大堆”“出工不出力、干活磨洋工”等现象,区财政在垃圾中转站安装地磅计量称重,实行“一级收集终端补助”新模式,垃圾清运工按照当月垃圾清运量,以每吨垃圾平均20元的标准领取补助。
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成效明显。在垃圾清运方面,做到了应收尽收,收集到中转站的垃圾由专业清运队运至焚烧发电厂,基本实现城乡环卫全覆盖、无缝隙,无害化处置。垃圾上门收集,为可回收垃圾再利用提供了条件,减量化成效显现。可回收垃圾源头分拣基础上,可焚烧有机质垃圾被焚烧发电,其他垃圾实现卫生填埋。小店区农村地区实现了村容容貌有人管、垃圾清运抢着干的喜人态势,做到了一级收集密闭化、二级转运专业化、垃圾处理无害化,有效破解了垃圾二次搬家、乱倾乱倒及垃圾围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