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东实集团下属公司——东莞东实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实新能源公司”)总投资7.4亿元建设的麻涌环保热电厂(一二期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正式投产运行。水乡五镇(麻涌、洪梅、道滘、中堂、望牛墩)及长安、虎门、沙田镇虎门港等“八镇一港”的生活垃圾在这里经过焚烧处理,最终形成每年2亿度的绿色电能,送入东莞千家万户。而随着三期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在明年正式投产,东莞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空白最终将被填补。
而更令人惊奇的是,麻涌环保热电厂在改善环境、变废为宝的同时,实现了超欧盟标准的气体排放和零液体排放。为解开它的神秘面纱,记者近日实地走访,并采访了公司负责人。
改善环境:水乡片区告别“垃圾围城”
在东莞,广袤而美丽的水乡片区一度受到“垃圾围城”的困扰。由于缺乏垃圾处理设施,麻涌、洪梅、道滘等镇主要以填埋方式处理垃圾,且大多采用简易填埋的处理方式。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严重污染土壤、河流、地下水、大气,留下巨大的潜在危害。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支持下,东实新能源公司正式启动麻涌环保热电厂的建设。克服了建设过程中的重重困难,项目终于在今年6月底正式投产运营。
项目位于麻涌镇大步村海心沙岛,总投资7.4亿元,占地面积约84亩,是以焚烧方式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为主,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余热发电为辅的环保项目。根据规划,该项目主要服务于麻涌、洪梅、道滘、中堂、望牛墩等5个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以极大减轻水乡地区垃圾围城的状况。
事实上,自麻涌环保热电厂投产运营以来,其处理范围除了规划的5个镇以外,还新增了虎门、长安以及沙田镇(虎门港),目前每天垃圾处理量已达1500~2000吨。
变废为宝:年发电量达2亿度
据介绍,麻涌环保热电厂配有3台500吨/天机械炉排焚烧炉和2台18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来自“八镇一港”的生活垃圾,经过“三炉两机”的技术处理,最终将形成电能并入南方电网,实现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按照目前的发电量,每年的发电量预计可达到2亿度,每年节约标煤80800吨,可满足30万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相比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实新能源公司总经理熊彩虹对记者表示,东莞现在每天产生约12000吨的生活垃圾,其中2000吨填埋处理,10000吨焚烧处理。垃圾焚烧发电,是一种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处理方式,也是东莞垃圾处理的大势所趋。
排放安全:优于欧盟标准
当然,对于一座垃圾焚烧发电的环保设施,公众最关心的莫过于其排放物是否安全。为探寻究竟,记者特意于近期实地走访了麻涌环保热电厂。
走进水道交错的海心沙岛尽头,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座庭院别致、厂房簇新的现代化厂区。“这里完全闻不到一点点异味。”记者不禁对同行的同事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