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消化技术通过微生物降解来实现餐厨垃圾的减容减量和回收利用,其自动化程度较高,所需要人力较少,容易控制恶臭气味的散发,且产品具有多样化、经济价值较高等优点。但是微生物对酸碱度要求高,处理技术也很复杂,反应器内生物启动时间长;同时餐厨垃圾中的盐分和油脂含量过高会导致过度碱化,使消化过程pH偏高,抑制菌体生长,不利于持续并稳定地降解餐厨垃圾;与此同时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渣,需要进一步处理,通常需干化处理后填埋,或重新堆肥后制成有机肥。
2.2.2好氧堆肥
好氧堆肥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对堆积于地面或者专门发酵装置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最终形成稳定的高肥力腐殖质,其实质就是一个有机质稳定化的过程。好氧堆肥虽然操作技术简单,便于推广,但是需要较大面积的处理场地,堆肥过程会产生难闻气味,经济效益不高。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盐分,长期使用餐厨垃圾堆肥品可能会加剧土壤的盐碱化。
另外,餐厨垃圾的高油脂和高盐分会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处理周期和降低堆肥产品的品质,如任连海分析了餐厨垃圾含油量对堆体温度、pH值、含水率、可溶性碳氮比等好氧过程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油量较高时好氧堆肥反应速率较慢,反应体系所达最高温随含油量的增高而下降,当含油量达到8%时,堆料最高温度始终达不到55℃不利于灭菌。同时,油脂会在堆料表面形成一层膜,导致堆料出现厌氧现象,不利于堆肥微生物的生长。
2.2.3蚯蚓堆肥
蚯蚓堆肥法是指在好氧堆肥的基础上投入蚯蚓,利用蚯蚓自身丰富的酶系统,将餐厨垃圾的有机物质转化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加速堆肥化的稳定过程,又称蚯蚓生物稳定化技术。蚯蚓消化道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素酶、几丁质酶及肠道内微生物群落可以加速分解基质纤维素及蛋白质成分,能有效地分解餐厨垃圾,同时还能降低甚至抑制堆肥过程中臭味的产生。此外,蚯蚓代谢活动还可以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有利于作物生长和品质改善;蚯蚓堆肥不仅可以降低碳氮比和重金属含量,提高堆肥肥效,而且蚯蚓粪便也是髙肥效生物肥。因此蚯蚓堆肥技术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蚯蚓处理餐厨垃圾,不仅工艺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还可以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蚯蚓对其生长环境要求很高,需要有适合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pH等,而餐厨垃圾的高水分、高盐含量等特性均不利于该项技术的进行,且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和其他臭气也不利于蚯蚓的生存。此外,蚯蚓是一种低等动物,它在处理垃圾过程中容易逐步退化,且餐厨垃圾中油脂和盐含量高的特性也会影响蚯蚓的生长。
2.3其他处理技术
除以上处理技术外,还有部分学者研究各种微生物技术如制生物柴油、提取生物可降解塑料等,甚至有的学者还研究餐厨废弃物的产电技术和生产生物农药。但是这些处理技术技术含量要求较高,经济投入较大,难以推广,甚至有些还只处于初步的实验室研究阶段。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资源大消耗乃至出现资源短缺的社会背景下,这些技术的开发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也符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