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规划提出西藏生活垃圾处理应以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为主,可根据不同区域条件适当选用适宜的厌氧消化等其他处理技术,形成以卫生填埋处理技术为主、兼顾其他适宜处理技术的综合处理体系。
2.4构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创新机制
西藏经济欠发达,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投入,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包揽投资、建设、管理的投融资体制,金融资源配置不畅,结构不合理,投资渠道狭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中央财政资金、车购税、铁路建设资金、民航建设资金等)及援藏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地方财政拨款[3]。
西藏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应以中央投入和援藏支持为前提、政府引导为关键、市场运作为核心、社会参与为保障,建立“渐进”式投融资体制,即其投融资方式以中央投资为主,财政融资和其他方式融资为辅,前者逐步向后者过渡[3]。不同属性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渠道和建设方式,非经营性项目如城市道路的清扫保洁、公共环卫设施的建设、维护等公益性服务,主要靠中央投入、援藏资金及财政融资,政府要以环卫定额为依据,以当前作业服务量、管理范围为财政拨款基数,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作业量增加,同比例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准经营性项目如城市公共厕所、垃圾处理场等公益性的同时具有经营性特点的设施,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其公共物品属性部分由政府融资、商业属性部分由市场融资,政府要创造条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吸引社会资金、外资等进行建设。通过市场运作和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环卫投资的最大效益,逐步改变长期以来由于经费不足造成环卫事业落后的局面。
3结束语
每个地区和城市的地域特色各不相同,在进行环卫规划编制中也没有一定的模式可以套用,规划编制工作者应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地域特色,这样才能编制出切合实际、体现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
参考文献
[1]唐也.西藏城镇化道路问题初探[J].西藏发展论坛,2004(2):26-29.
[2]洛桑达杰.西藏由城市化向城镇化发展目标转变的意义[J].西藏发展论坛,2011(1):22-24.
[3]詹柳.西藏及西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创新体制的构建研究[J].西藏研究,2008(2):10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