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环境生态效益
(1)改变环境卫生状况
种植植物后的填埋单元,没有见到裸露的垃圾,尤其是各种颜色的塑料,已变成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的状况。
(2)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种植植物后,植物的呼吸作用可调节气候,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填埋场的CO2,释放出氧气,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3)增加景观效果,美化环境
已种植的花草树木高低错落,已成为老港填埋场靓丽的风景。
(4)生态效应已显现
填埋场种植植物后,为蛇类等爬行动物提供了生存地,也为鸟类等飞行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形成了植物、动物生态链效应。
2.3.3经济效益
(1)种植经济作物
种植的夹竹桃、四季青(草皮)、龙柏、石榴、棕榈、海棠及农作物棉花等经济作物,具有经济效益。
(2)苗圃场利用
老港场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选择一些稳定化程度高、封场时间>10a的填埋单元作为老港场的苗圃基地。在扩大种植面积时,所培植的苗圃不仅可以节省购买苗木费用,而且自行培植的苗木适应老港场的环境,成活率高。
(3)大棚温室和盆景园的开辟
选择一些稳定化程度高、封场时间>10a的填埋单元作为老港场的大棚温室和盆景园,培植的盆景可供场区管理部门装饰和展览用,尤其是重大节日的大批量使用,为老港场外出购置盆景节省了经费,具有经济效益。
2.3.4科研基地
科研人员对老港填埋场封场土地仅围绕种植方面已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课题,如:①利用老港场填埋龄在8年以上的矿化垃圾种植植物,研究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植物重金属的富集情况。②填埋场种植植物后重金属的迁移变化情况,以证明所种植物能否进入食物链。③填埋单元的封场时间与所种植物的种类及生长情况。④培植外来植物物种和珍稀植物物种。⑤填埋场种植与生态效应的关系。⑥园林绿化规划研究等等。
3结束语
(1)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开发利用,要结合当地科技、经济、环境、公众意识及现状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2)不同封场时间的填埋场,其稳定化程度不一,对其土地的开发利用要区别对待。
(3)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土地用于种植植物,具有很好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略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