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砂率保持36.3%不变,胶凝材料中水泥、粉煤灰分别按0、30%、60%、100%掺量掺入,粗骨料中再生骨料按0、30%、60%、100%掺量掺入。初步设计所需完成的试验为16组。
3.2基于正交试验的再生混凝土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的思路是先确定试验的因素及其水平,以此为依据选取合适的正交表。
本试验有水灰比、再生骨料掺量、粉煤灰掺量3个因素,各因素均有4个变化值,即4个水平,选取L16(45)正交表,如表3所示。试验结果见表4。
3.3试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可得如下结论:
a)用废弃混凝土代替不同比例碎石配制出的混凝土均能达到设计性能要求;b)随着废弃混凝土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会降低;c)当废弃混凝土掺量为50%时,所得到的再生混凝土强度达到了最高值。
表3正交试验表
表4不同掺量废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抗压强度值
4结语
再生混凝土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问题,既能减轻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省天然骨料资源,缓解骨料供求矛盾,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主要途径之一。
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原材料、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现行普通混凝土的标准、规程等不适合再生混凝土;另一方面,由于水泥、骨料与国外使用的水泥、骨料在成分和性能上差别较大,因而不能直接使用国外的有关标准。建议结合再生骨料的分级标准,制定出适合国内情况的再生混凝土的有关标准和规程。
参考文献
[1]尚建丽,李占印,杨晓东.再生粗集料特征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03,34(1):52-53.
[2]丁雪芬.废弃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上的回收利用[J].混凝土,2003,160(2):56-57.
[3]陆凯安.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和综合利用[J].施工技术,1999,28(5):44-45.
[4]万惠文,水中和,林宗寿,等.再生混凝土的环境评价[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4):17-20.
[5]邢振贤,盖占方.再生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J].混凝土,1999,115(5):38-40.
[6]蒋滨松,张忠歧.建筑废料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再生利用[J].混凝土,1999,115(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