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甲酯的直接利用主要利用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溶解能力,而直接作为润滑剂和工业溶剂。主要包括石油柴油润滑性添加剂、铝箔扎制液、沥青释放剂、工业溶剂等。
脂肪酸甲酯的间接利用主要是作为生产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原料。目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等不可再生资源,不仅难以生物降解,而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以天然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表面活性剂已经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以脂肪酸甲酯为原料生产的表面活性剂产品种类很多,如通过加氢生产脂肪醇,通过磺化中和生产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与蔗糖反应生产蔗糖酯(SE)、蔗糖聚酯(SPE),与环氧乙烷反应合成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FMEE),经氨化加氢制备脂肪胺,与乙二醇胺热缩合反应生产烷醇酰胺等。
5.5联产甘油的化工利用
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生产过程的主要联产物为甘油。甘油的化学名为丙三醇,是无色具有甜味的黏稠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有强烈的吸湿性,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甘油作为化工原料,既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通过生物、化学加工制备其他化工产品。
甘油的直接利用主要是利用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无毒、具有甜味等特性,来生产化妆品、护肤品、烟草、医药法定药剂以及食品添加剂等。如,利用其具有甜味、无毒,作为食品工业的甜味添加剂;利用其吸水性强、对皮肤无刺激,作为软膏制品(牙膏、香膏、医用软膏等)和护肤品的防干剂;利用其水溶液冰点低,作为防冻剂和致冷剂等。但总体而言,甘油的需求量不大。
6结束语
废弃食用油脂中含有大量脂肪酸等有机物,是生产生物柴油、脂肪酸、脂肪醇、表面活性剂、蔗糖聚酯、丙二醇等精细化学品和大宗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同时还可以作为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有机碳源。这些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可以部分替代我国有限的油气资源,而且所生产的产品附加值高、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同时为解决废油脂对环境和社会的危害也找到了有效的出路。
我国废弃食用油资源丰富,但成分复杂、来源不稳定,需要建立合理的回收方法及制度;完善相关的检测方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环保节约的舆论宣传;加强科研部门与企业的合作,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废弃食用油脂排放总量约为550-650万吨,这种废弃食用油脂充分回收后能提炼初级工业用油脂400-500吨,按当前市场价计算,仅初级产品能实现工业产值180-200亿元。这个数据不仅表示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更代表着对餐饮废弃食用油脂的处理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废弃食用油脂能成为优质的生物柴油原料,全国全年能新增新能源250-300万吨,既能有效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又能缓降石油紧缺的压力。这种新能源的优势还在于,废弃食用油脂产业化形成后,是一项取之不尽的资源,对于地下资源可以有效的采取保护盒节约的措施。目前,国家科技部门还在利用废弃食用油脂提炼航空润滑油、选矿剂、冶炼等,已具科研成果,可见废弃食用油脂的充分利用不只是日用化工方面,不仅是生物质能源方面,也不仅是充分利用方面,科学发展废弃食用油脂综合利用产业,是利国利民的“良心工程”,是创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姚志龙,闵恩泽,废弃食用油脂的危害与资源化利用,2010,30(5):123.128
[2] 黄飚,徐娇,郎晓东,废弃食用油脂的危害与管理[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4(2):109—111
[3] 尚闻.“垃圾老油”危害健康的致癌物质[J].健康人生,2006(6):4—5.
[4] 刘佳,黄翔峰,陆丽君,等,Alcaligenessp.XJ2T21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破乳剂研究[J].环境科学,2009,30(6):1799—1784
[5] 曹萍,陈绍伟.厨房垃圾处理工艺试验[J]上海环境科学,1997,16(9):37—39.
[6] 许树龙,厨房的垃圾分类和厨内的垃圾处理机[J].家饰,2002(3):140—141.
[7] 张世敏,查国君,张无敌,等废弃油脂常压水解制备混合脂肪酸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298—300
[8] 张利雄,徐南平.利用高脂肪酸值餐饮废油脂制备生物才有[J].是有化工,2007,36(4):393
[9] 易伍浪,韩明汉,吴芹,等,酸离子液体催化废油脂制备生物柴油[J].过程工程学报,2007,7(6):1144—1147
[10] 郭萍梅,黄凤洪,黄庆德.高酸值废弃油脂转化生物柴油的技术研究[J].中国油脂2006,31(7):66—69.
作者单位:(成都市城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