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加工厂简陋,无门槛要求
由于行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生产无技术要求,无系统提炼设备,很多地方可轻易办理“废弃食用油脂回收”营业执照等,甚至有些地方只需身份证简单备案便能回收废弃食用油脂,导致在各大城市周边和城乡结合点甚至山林中有数以万计的“xx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厂”之类的个体企业,基本是一口大锅就做提炼,恶臭散发,异味冲天,残渣乱丢乱放,二次污染严重。
2.5缺乏卫生监督,回锅使用严重
多数餐饮业单位,将用过的油脂反复过滤后回锅使用,还有的直接将剩菜潲水通过简易的滤网将其浮油过滤回收使用,他们有序地将废油回收到地下仓库,通过简单提炼后,分包成袋装化,然后配送到各分店使用。
3废弃食用油脂的危害与现状
废弃食用油脂中,危害最大的是餐饮业废油。餐饮业废油被一些不法商贩收购后经过提炼、脱色、脱臭、脱酸等处理后再次作为食用油脂销售,而一些餐饮单位或小摊贩使用这些油脂,进行低价恶性竞争,以牟取暴利。
食用油脂经高温加热,营养价值会降低,原因是高温加热会使油脂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被破坏。经高温加热的油脂,其供热量只有未经高温加热油脂的1/3左右,不仅不易被机体吸收,而且还妨碍对同时进食的其他食物的吸收。餐饮业废油的形成和精炼过程经长时间反复多次高温加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被破坏殆尽,但酚类、酮类和短碳链的游离脂肪酸、脂肪酸聚合物、黄曲霉毒素等多种有毒有害成分却大大增加,其中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也开始形成。人们食用掺兑餐饮业废油的食用油时,最初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如长期食用,轻者会使人体营养缺乏,重者内脏严重受损甚至致癌。瑞士科学家发现,炸土豆条中含有较高的致癌物质——聚丙烯酰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废油可缩短果蝇30%以上的寿命,增加果蝇的不育率。餐饮废油如直接用于养猪业,会导致泔水猪问题,易引起间接人畜感染;如直接将其排入下水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
废弃食用油脂通过回收加工提炼后质量极差,过氧化值、酸价、水分严重超标,含有大量毒素。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营养化,重回餐桌被食用,则会破坏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癌症。老油再炸、炒后常温状态下反复使用,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水解氧化,聚合等复杂反应,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泽加深,过氧化值升高,并产生一些挥发物及醛、酮、内酯等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潲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质——黄曲霉素的毒性,根据医学研究称是砒霜的100倍。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个城市真正做到定点回收处置,即使有许多《文件》、《通知》,但由于多头管理,导致无执法机构,无法规支撑,因而,每个城市都有成千上万的地下作坊和无数的非法回收者。这些回收队伍,没有密闭的收集容器和运输工具,走街串巷,沿途散发异味,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
另外,由于许多废弃油脂排放单位没有按规定安装隔油池(油水分离器),大量的废弃食用油脂排入地下管网,造成管网堵塞,使地表水质受到严重影响。同时,造成城市防洪排泄不通,容易引起洪涝。而且,这些废弃油脂排入污水处理厂,使污水中油脂含量超标,极大地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
4加强废弃油脂管理的对策
4.1变治标为治本,重抓源头
废弃食用油脂的来源是餐饮业和食品生产单位,那么,首先由环保部门规定必须安装油水分离器和隔油池,新开业的餐饮单位和食品企业若不按规定执行则不予环评。对原已营业的单位进行检查、申报,同时要受理未安装油水分离器的投诉,并立即采取处罚改进措施。这样,废弃食用油脂不会被乱排乱流,即解决了城市管网沉积的废弃食用油脂,从而也不会有地沟油产生,断绝了地沟油源头。
4.2依法指定回收,定点处置
政府应建立回收体系,指定回收单位,实行统一回收和定点处置,由指定回收单位与排放单位建立回收协议,对不予回收或未签订回收协议的排放单位不予年检(年审)相关营业证照。这样才能杜绝非法回收现象。
4.3统一生产标准,优化回收队伍
对废弃食用油脂的回收加工企业,要求有现代化先进生产设备,回收过程要求有统一封闭式的运输工具,统一包装容器,统一着装,统一挂牌上岗,特别是生产技术和设备上要做到全封闭式生产。同时要加强生产企业的管理,要建立回收、加工、销售台账,要求对主管部门实行产销月报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生产单位发给“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加工许可证”,要求排放单位必须与这类合法单位签订回收协议,让无证者无油可收。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