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承包商及供应商。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各承包商对建筑废物管理也热烈响应。2003-09全美最大的建筑商Turner Construction Co.宣布以后将在所有的工程中实行建筑废物管理计划,以此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其他一些大的建筑商如瑞典的SKANSKA、日本的SHIMIZU和新加坡的NEOCORPORATION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环境管理系统,并先后通过了ISO14001认证。
(3)建筑业各组织和团体也制定了环境保护规范,指导其成员进行建筑废物管理。美国承包商协会与美国环境保护署联合推广环境管理系统,分发了指导手册和模板手册,同时制定了LEED专业标准认证(A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来评价一个项目团队在建筑废物管理方面的业绩。
(4)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业主在工程建设中除了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外,还非常重视项目的环境保护控制和建筑废物管理。在选择设计单位和承包商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绿色评估,要求相关单位设计施工符合环境保护标准,并进行全程监督。
(5)设计单位在设计中实行“生态设计计划”。英国建筑研究协会在生态设计中全方位评估建筑活动和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材料、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德国、法国、西班牙也积极实施了类似的计划。
3全面建筑废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
根据不同标准,建筑废物管理有很多分类。按管理层次,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按管理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间接;按管理思想可以分为避免产生建筑废物、减少产生建筑废物、处理产生的废物。
政府机构通常从宏观上,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间接地通过法律法规避免减少产生建筑废物;甲方和设计方处于中观层次,通过合同文本、设计图纸,间接对施工方的废物管理产生影响;乙方在微观层面直接管理产生建筑废物。
Daintyetal[4]在英国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以下3条措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建筑废物管理措施:一是理建立供应链中供货/回收商的联盟;二是进行场外预制减少废物和损害;三是设计标准化以提高建设可行性和减少切割浪费。前面提到的问题和这3条措施几乎都与建筑供应链有关,由此可见建筑供应链对建筑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建筑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建筑生产工业化,就是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建筑业,使建筑生产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改变为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过程。其基本内容是:构配件生产工业化、建筑设计标准化、建筑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因此,从建筑供应链上的节点单位出发,顺应建筑生产工业化的趋势,根据节点与节点的关系和节点单位自身的特点,以全面建筑废物管理方法来解决建筑废物问题。
全面建筑废物管理是指项目参与各方,共同进行建筑废物管理,持续、渐进的提高建筑工业化水平和建筑绿色化水平,以有效减少工程项目建设中产生的废物,同时不盲目追求新技术、新方法,不脱离目前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具体来讲,全面建筑废物管理包括政府机构、承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几方面。
3.1政府机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切实保护环境,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一是引导建筑企业执行ISO14000系列环境体系管理标准和建立废物指数标准。废物指数C是指工程项目单位面积所产生的建筑废物,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V——向垃圾处理场运输建筑废物卡车的载重体积;N——在该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卡车运送废物的总车次;GFA(Ground Floor Area)——施工现场的占地面积。政府应收集各项工程的废物指数,分类制定出相应废物产生标准。以后就可以根据类似项目的废物指数来计算和控制某一项目产生的建筑废物。二是加大立法力度,完善建筑废物管理申报、审批、处理程序,提高处理建筑废物的成本,明确奖惩额度,从经济或财务上控制建筑废物产生。三是对建筑企业进行绿色建筑教育培训,使其树立环保意识,主动进行建筑废物控制。
3.2承包商
施工单位在建筑供应链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是建筑废物管理的主角。
(1)在投标时承包商要仔细研究合同中业主关于建筑废物管理的条款,在相关法规标准的指导下,制定施工单位建筑废物管理总规划。
(2)在施工准备阶段承包商应制定相应的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指派现场废物管理经理,并提交建设管理部门和业主,经批准后方可进场施工。废物管理计划必须包括:根据类似项目废物指数分析废物的产生包括种类、数量、时间;可选择的分类办法;重新利用的废物列表;处理方法;处理的程序;废物分类和处理设施;特殊处理的污染严重的废物;审计、监督、控制计划。
(3)在施工阶段承包商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和技术方法,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如采用永久性钢结构模板、预制结构及部件、喷浆机喷洒涂料、新型地板系统、覆盖型瓷砖饰面、钢脚手架、钢围墙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废物,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
(4)在施工现场必须对惰性废物和非惰性废物进行分类处理。施工现场废物分类可以采用3种方法。
一是在施工现场每个作业层设立两个垃圾道,分别用于惰性与非惰性废物的收集分类,最后由不同卡车分别运送至相应的垃圾处理场。二是每层一个垃圾道,在一段时间内只分类收集一种废物。三是每层一个垃圾道,不分类同时收集废物,另在地面上挖大坑堆放收集到的废物。然后通过人工分类,再分别用卡车运送出工地。从施工现场空间、人力成本投入、对现场其他施工活动的影响、废物分类水平等方面,对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当现场空间非常狭小时,第2种方法是最可行的,因为它节省了宝贵的空间,同时又不增加废物分类的成本。当空间充裕时,第1种方法可以考虑。当要求对现场其他施工活动影响最小时,才考虑第3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