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玻璃的其他应用包括改进排水系统和水分分布的农业土壤条件,将废玻璃加工成直径为1.4~2.8毫米的小颗粒,用有机物处理,使其表面附上一层极薄的有机物质,如与亲水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施于干旱的农田后以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与憎水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施于雨水多的农田后起到渗水作用,减少水分在植物根部的浸泡时间。泡沫废玻璃比泥煤土有较好的护根性,它能改善莴苣和大麦的生长。
2、国外废玻璃应用概述。
美国西加尔陶瓷材料公司在80年代就研究成功了用废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的新技术,并且已经制出大小为2平方厘米、厚4毫米的五颜六色贴面材料,颇受顾客欢迎。该公司的工艺过程是:先将废玻璃压碎,碾成直径1毫米的粉粒,然后将粉粒同所需色彩的有机颜料混合,置入模型冷压成要求的形状,再将坯料放入加热炉,加热到使坯料表层的每一颗粉粒软化,直至颗粒之间相互熔接在一起,由于只需使坯料表层的玻璃粉粒软化,因而加热温度仅需750℃即可。这是建筑物极好的贴面材料,也可用于装饰品和某些设备,该工艺过程简单,耗能少,生产成本低。
美国把大量废玻璃应用在建筑工业中,如用废玻璃代替岩石骨料,各种砖的粘土材料和水泥块产品的骨料,用玻璃粉代替粘土砖里的粘土矿物组分,它可作为助熔剂。通常,玻璃能增加粘土砖耐风化程度和粘土砖的强度,当玻璃做助熔剂时,可降低烧成温度,节省能量,减少成本,增加砖产量50%。用废玻璃制造砖具有很多优点:优点之一是具有经济性,玻璃可与长石--最昂贵的助熔剂竞争。欧洲的一些制砖厂已经用玻璃取代了较昂贵的助熔剂长石。美国也把废玻璃应用于混凝土中,许多研究表明含有35%玻璃砖石的混凝土,已达到或超出美国材料测试协会颁布的抗压强度、线收缩、吸水性和含水量的最低标准。虽然早期的实验指明某些高碱水泥能侵蚀玻璃骨料,但是已有许多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美国矿山局进行试验测试后认为用膨胀的玻璃骨料替代玻璃碎片效果更佳。用掺有发泡剂的玻璃粉,加热到玻璃熔化点,直至冷却之前,气泡由加热的混合物中逸出,在硬的球体上产生多孔结构,用控制泡形成量的方法,可制成其密度接近固态玻璃并能易浮在水中的轻质骨料。标准的混凝土每立方英尺重140磅。用轻质骨料替代混凝土中的砂或石子,混凝土的重量能减少一半而不降低它的强度或其它所要求的性质。
70年代初期Brookhaven国际实验室为制造污水管,研制了玻璃塑料材料,把液态聚丙烯或聚酯苯乙烯树脂注入模具填充到碎玻璃形成的最小孔隙中,管子被聚合后,从模具中取出,再加工。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玻璃--聚合物复合材料比水泥或粘土管的强度高2~4倍,有较强的耐化学腐蚀性和耐吸水性。用各种树脂和玻璃混合物制造的大量管材已安装在工业和水处理工厂。
用60%~85%的废玻璃和15%~40%的石料代替沥青辅料,由于其导热率低,可在冬季用于路面维修和施工。最著名的“玻璃沥青”是以30%的沥青和60%废玻璃碎块为骨料的组合体。将回收的玻璃用于沥青道路的填料,有不少好处:(1)可将玻璃和石子、陶瓷材料混合使用;(2)无需在颜色上进行分选;(3)将玻璃废品和垃圾的处理场地设在修路设备附近,能节约填料运费等。在美国和加拿大,经过数年的试验证实,用玻璃作为道路的填料比用其它材料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车辆横向滑翻的事故减少了;(2)光线的反射合适;(3)路面磨损情况良好;(4)积雪溶化得快,适于气温低的地方使用等等。
美、苏、日、捷、法、德、加等国都利用废玻璃生产泡沫玻璃。把废玻璃粉碎后,加入碳酸钙、碳粉一类发泡剂及发泡促进剂,混合均匀,装入模子,放入炉内加热,玻璃在软化温度的条件下,掺加发泡剂形成气泡,制成泡沫玻璃,经出炉、脱模、退火、锯成标准尺寸。近期做的试验工作是在玻璃料中使用云母作为发泡剂和结构成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康科迪亚大学建筑研究中心的Normern M.Rlon教授研究了各种云母的新应用。他发现加热云母和废玻璃粉的混合物至玻璃的烧结温度时,象标准的碳酸盐发泡剂一样,混合物会产生气泡。与泡沫玻璃、粘土砖和混凝土相比,玻璃--云母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老化性,进一步仔细控制最初的混合组分和反应,能使玻璃--云母复合材料制成多层和夹层产品,该多层产品起热绝缘(多孔层)和承重(致密层)的双重作用。
国外现在经常使用废玻璃的市场是制造路标反射颜料用的玻璃微珠和玻璃棉绝缘材料。几乎所有微珠都是用100%废玻璃做的,据报道,美国每年用来做玻璃微珠的碎玻璃消耗在5万吨以上。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欧文斯-康宁玻璃纤维厂是美国仅有的一座大型的玻璃棉生产厂家,它使用50%废玻璃来生产玻璃棉,使用废玻璃生产玻璃棉需要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欧文斯-康宁发现使用30%碎玻璃可节省60%二氧化硅和40%的纯碱,节省能耗10%。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