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污染防治措施
6.1大气污染物治理措施
(1)控制焚烧炉燃烧温度,使其高于850℃,保持停留时间不小于2秒,O2浓度不少于6%,并合理控制助燃空气的风量、温度,从焚烧工艺上抑制二噁英的生成。
(2)采用半干式吸收塔+活性炭喷射+袋式除尘器烟气净化组合,去除烟气中酸性气体、重金属、烟尘和二恶英等污染物。配炉内喷尿素脱氮氧化物(NOx)系统,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经处理后的焚烧烟气通过80m高的烟囱排放。
(3)工程中焚烧炉的燃烧温度、过量空气量及烟气与垃圾在炉内的滞留时间,足可保证垃圾完全燃烧,可使产生的废气中的CO符合排放标准,不必经过特殊处理。
(4)本工程安装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监测项目为SO2、NO2(NOX)、HCl、烟尘等,并与深圳市环保局联网,以便实现其随时监督。 (5)垃圾池和垃圾上料系统采用全封闭式建筑结构,垃圾池采用自动门随时关闭;锅炉一次风机从垃圾池内吸风,保持垃圾池内呈微负压,抽出后送入焚烧炉作为助燃空气,以防止垃圾池内臭气外溢;在垃圾卸料车间的汽车进出门处设置侧吹空气幕,隔断室内外空气流动,防止垃圾臭气泄露。在垃圾渗滤液地下泵房地面屋体内架设一条通风管道,装置轴流风机,将垃圾渗滤液贮存坑中外溢的臭气引入垃圾仓,保持地面屋体呈负压,避免臭气外泄于外环境。为防止垃圾池内可燃气体聚集,引起火灾,建设单位拟在垃圾池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装置。当可燃气体检测超标时,或者锅炉停运检修,垃圾池需要通风排味时,即自动开启除臭风机将臭气送入位于除臭间内的活性炭除臭装置过滤。臭味经过活性炭除臭装置吸附过滤后排至高空大气,从而保证电站小区内的空气质量。为了防止垃圾池的臭气进入参观走廊等区域,上述区域采用微正压送新风系统,防止垃圾池的臭味外溢至该区域。同时,新风经空气净化机过滤,以保证参观走廊内的空气质量。
6.2废水治理措施
二期工程建成后,根据厂方设计,全厂约180m3/d垃圾渗滤液进行回喷焚烧处理,剩余渗滤液450m3/d、二期工程主厂房和卸料台垃圾渗滤液冲洗水40m3/d及一期工程剩余渗滤液和一期工程主厂房和卸料台垃圾渗滤液冲洗水124m3/d,全厂剩余渗滤液及其冲洗水共约514m3/d随压力管排入厂区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排入低温蒸发冷凝处理设施,经处理后产生的浓缩液进行回喷焚烧,凝结水与生活污水共约746m3/d一起进行生化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入燕川污水处理厂处理。
6.3固体废弃物治理措施
炉渣由宝安区城管局运走处理,同时也开发炉渣综合利用的方法;飞灰固化后运至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污水处理污泥直接焚烧。
6.4噪声的产生和治理
(1)控制设备噪声,在设备采购合同中提出设备噪声的限制要求。
(2)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降噪声措施,如风机进出口安装消声器,汽轮机采取加隔声罩和减振措施,冷却塔风机采用低噪声设备。
(3)从总平面布置上考虑降低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厂区合理布置。
(4)控制室、操作间采用隔音的建筑结构。
通过上述隔音、吸音、消音、防振措施,厂界噪声值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Ⅱ类标准的规定要求,即昼间为60分贝以下、夜间50分贝以下。
6.5环境风险管理
本项目建设环境风险包括污染物非正常排放、设施出现故障等,其中锅炉属于重大危险源。在发生油罐爆炸的情况下,对环境敏感点不造成显著影响。此外,采取有效的防渗措施后,渗滤液对地下水也不造成影响。
本项目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是可行的。
7、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7.1清洁生产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本项目的运行符合经济高速发展和清洁生产的要求。利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可补充电能不足,有明显的节能效益,同时采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节能、降耗又减污,符合清洁生产要求,且生产水平较高。为了使本项目更好的进行清洁生产,要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1)本项目除了有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外,最重要的从管理上加强清洁生产实践。
(2)在该工程运行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建设单位应强化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7.2总量控制
大气污染物:烟尘125吨/年,SO2 250吨/年、HCl 208吨/年和NOX 999.3吨/年;
水污染物:COD27.3吨/年。
8、公众参与结论
根据发放的公众参与个人调查表统计结果,51.1%的个人公众很支持本项目的建设,47.8%的个人公众支持本项目的建设,2.1%的个人公众表示不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单位调查对象,有65%的单位很支持本项目的建设,30%的单位支持本项目的建设,5%的单位表示不支持。 持支持态度的被调查的单位和个人认为二期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基本无影响,而且能解决本区垃圾出路问题,改善城区市容,希望早日建成投产。在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源于对垃圾焚烧厂废气排放会污染环境的担心等,故建设单位除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比一期工程更先进的环保措施外,同时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落实本环评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保证二期工程运行后污染物排放满足甚至低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