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深圳气象站2006年地面实测气象资料计算二期工程建成后排放的污染物全年每日的日平均浓度最大增值结果如下:夏季典型气象条件下,2006年6月24日各类污染物的日均值浓度最大,NO2的日均值浓度为0.0151mg/m3,占标准12.6%;HCl的日均值浓度为0.0032mg/m3,占标准21.3%;PM10的日均值浓度为0.0019mg/m3,占标准1.3%;SO2的日均值浓度为0.0038mg/m3,占标准2.5%;镉的日均值浓度为0.0063µg/m3,占标准0.21%;铅的日均值浓度为0.0630µg/m3,占标准4.2%;汞的日均值浓度为0.0063µg/m3,占标准2.1%。
冬季典型气象条件下,2006年12月31日各类污染物的日均值浓度最大,NO2的日均值浓度为0.0131mg/m3,占标准10.9%;HCl的日均值浓度为0.0028mg/m3,占标准18.7%;PM10的日均值浓度为0.0016mg/m3,占标准1.1%;SO2的日均值浓度为0.0033mg/m3,占标准2.2%;镉的日均值浓度为0.0055µg/m3,占标准0.18%;铅的日均值浓度为0.0545µg/m3,占标准3.6%;汞的日均值浓度为0.0055µg/m3,占标准1.8%。
二期工程采用80m的烟囱排放,排放烟温达到150℃,污染物的年日均值浓度很低,二期工程排放量最大的NO2的最大年日均值浓度为0.0022mg/m3,占标准的2.8%。
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主要敏感点的SO2、HCl、NO2小时浓度贡献值在叠加各敏感点出现的最大小时浓度后各点位均能满足标准。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主要敏感点的NO2、HCl、SO2、PM10、二噁英类日均浓度贡献值均很低,叠加背景浓度后均能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利用深圳气象站2006年地面实测气象资料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污染源全年H2S和NH3日均浓度最大增值,其中3月30日H2S和NH3日均浓度最大增值最大,分别为0.0170mg/m3和0.1670mg/m3,分别占标准170%(H2S 0.01 mg/m3)和83.5%(NH3 0.2 mg/m3),主要这一天是出现了一次B类稳定度静风天气,最大落地距离是在垃圾坑周围2m即在厂区内,可见只有H2S 略有超标,但是到15m以外则一次浓度全部小于0.01 mg/m3,由此可以推断H2S厂界环境质量可以达标且完全可以达到H2S 厂界标准0.06mg/m3。通过一年的测算垃圾坑无组织排放最大落地浓度全部在以垃圾坑为中心的200m范围内,较高落地浓度主要与静风天气有关,且基本发生在厂区范围内,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项目在非正常排放时,污染物对周围主要敏感点的SO2、HCl、NO2小时浓度贡献值在叠加各敏感点出现的最大小时浓度后各点位均能满足标准限值要求。
本项目的垃圾贮坑采用封闭式负压装置,以控制臭味对厂区周围的污染,垃圾运输车辆卸料区的H2S和NH3无组织排放源面积约为3000m2,本项目H2S和NH3无组织排放量约为0.090kg/h和0.90kg/h。根据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本项目的H2S环境防护距离为262m,NH3环境防护距离为160m。按照环境防护距离制定方法的有关规定,环境防护距离在100~1000m时,级差为100m,,本项目的环境防护距计算值为300m,根据国环评估函【2007】673号文件对垃圾焚烧发电的新要求,新改扩的垃圾发电项目环境卫生防护距离不小于300m,因此本项目的环境防护距离定为300m。
5.2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燕川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后,本项目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的746m3/d的尾水进入燕川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只占燕川污水处理厂15万m3/d处理能力的0.50%,燕川污水处理厂有足够的容量接纳本项目排放的废水,因此,本项目污水排入燕川污水处理厂是可行的,其对茅洲河水体的影响将是微小的。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垃圾储坑底部为倾斜设计,并设置污水管道收集系统。垃圾池池壁和底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它部分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或柱下条形基础。
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收集池采用抗渗混凝土进行防渗,采用四布六油玻璃钢防腐,其防渗防腐作用是可靠的,但防渗膜物料的老化一般15~20年,因为静铺场底,没有尖硬物搅动防渗膜,其防渗功能依然起着作用,故垃圾渗滤液不会渗入地下水。
综上所述,正常情况下渗滤液对地下水影响甚小。本项目地下水比较丰富,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如地震)导致防膜破裂失效,地下水有一定风险,防渗系统设有渗漏自检设备,这样的风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5.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二期工程建成后其车间运行对厂界声环境影响不大,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Ⅱ类标准。另外根据可研报告,主厂房拟采用全封闭结构;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降噪声措施,如风机进出口安装消声器,发电机采取加隔声罩和减振措施等,噪声源经隔音降噪减震后,噪声水平会明显降低。且电厂周围无噪声敏感点,同时考虑运行后建筑物、绿化等对噪声传播的遮挡作用,二期工程运行后对厂界的噪声环境影响将很小。
5.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结论
本厂采用灰渣分除方式,且灰渣均采用机械输送系统。渣采用渣坑贮存,用抓斗起重机装车外运由深圳市宝安区城管局运到老虎坑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灰采用刮板机和斗提机集中至灰库后固化装车外运至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填埋处理。除灰系统全部采用封闭式的输送、贮存和运输,且不在厂内堆放灰渣,因此本厂产生的灰渣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