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采光及通风
1. 厕所光线不足易造成使用维护的不便与安全问题,故除选择采光好的地点外,应设置适当面积之窗户以及人工照明设备,使其照度至少应在70Lux以上,为达到良好的通风及采光,厕所窗户面积最好不少于地面四分之一,窗户的位置应避免可由外部窥视,玻璃的种类亦应适当考虑。
2. 厕所的通方不良,易产生臭味,每一便所门上下应至少保留十公分缝隙,以利空气流通。为使厕所内部空气不致影响其它教室,可装置抽风机,并采排气式换气,使厕所内经常保持负压状态,换气数应至少10次
3. 在色彩上,厕所墙壁、地板应铺设白色、淡蓝色或其它明亮淡雅色彩的磁砖,也可以彩绘磁砖制作画饰。不但明亮度高、污垢易发现,且色彩柔和温馨。
4. 厕所应保持干净、通风、无臭味,如为增加芳香效果,应注意使用天然提炼、无毒性的芳香剂会淡香水。
(四)内部设施
1. 大便器
(1)形式及摆置:除了残障厕所之外,大便器之形成以蹲式为佳,并考虑学童之身材,选用适当之尺寸大小,以宽敞为原则。以提供坑位放置方式:
●厕所空间宽敞时,大便器依一般情形直式摆放。
●厕所空间不足时,可将大便器依厕位对角线设计摆放,以增加如厕空间。
●为了使学童快速而正确的如厕,建议在大便坑位之两侧,以不同颜色之磁砖或脚印,标示如厕时正确之脚踏位置。
(2)冲水方式:有脚踏式、手压式和手拉式冲水等三种。
2.小便器
(1)形式:小便器形式宜采侧围悬壁式并配合设置一座落地式便池,以应不同身高学童之使用需求。
(2)高度:中小学正是学生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小便器之前缘,应考虑使用者之平均使用高度。目前学校悬壁式小便器的前缘高度可参考下表:
表2-4小便器前缘高度表
(3)小便器上方(尤其全壁式小便池)宜设置横隔板,以利放置随手物品。
(4)冲水方式:一般采随手按钮式,惟基于卫生考虑,如学校经费许可,可用红外线自动感应冲水。
(5)专用捣摆:基于保障个人隐私权,小便器之间应设有隔板或捣摆,如为全壁式小便池,宜设横隔板,以避免窥视。
3.便所门扇
便所门扇宜向内开,以维护学生的安全及厕所观瞻;且为了避免使用者之压迫感及安全性,门扇高度不宜过高。
4.置物箱
便所内设置物箱(板)、挂钩,同时要注意设置位置及高度,以便于置放随身物品。
5.厕所出入口
应设置遮壁、屏风或盆栽,以维护使用人的隐私性。
(五)接口设备
对于学校厕所完整性而言,其接口设备的规划与设置亦属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说明于下:
表2-5洗手槽高度标准表
1.洗手台
厕所应设置专用洗手台,除洗手之用外,亦可做为供水设备,为发挥厕所整体功能所必需。
洗手台之水龙头一般选用旋转式,建议改用拉柄式或电子感应式,并于水龙头出水口加上套头,使出水成喷水式或喷雾式,较为省水。洗手台宜提供肥皂液,以便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工具间
良好的工具间,应注意通风及及空间规划,使学生对于清洁用具的处置能达到相当的适切性,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拖把应放在容易干又不碍观瞻的地方。若能加装拖把架子及放置清洁用品的挂钩、置物架等则更佳。
3.标示设置
厕所标示设置亦为重要之一环,国民中小学厕所的标示,可采用统一规定的男女厕所标示,残障厕所应有残障使用之标示。
4.壁式挂镜
良好的服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首要礼节之一,学童如厕后,可照镜子将服装整理妥善,再离开厕所。厕所内装设镜子不要对着便所的门或小便器,以免「一览无遗」。
5.烘手机
厕所宜设置烘手机,方便师生如厕后烘干使用。
6.卫生纸
厕所内宜装卫生纸,以备使用者不时之需。可在一座厕所内装置,或在每间便所装置。
7.垃圾桶
以有盖、脚踩开合式的较佳。
(六)建材
1. 厕所建筑饼钢筋混凝土建造,壁面贴方块砖或磁砖为宜。
2. 天花板应使用防水质材,避免遇水潮湿变形。
3. 排水管路:
(1)大便槽主干管采用聚氯乙烯(PVC)管,以确保主干管的畅通不易堵塞。
(2)主干管尾端(即清洁工具间)装一玻璃纤维(FRP)清洁口,并设不锈钢阻隔栅,以阻挡杂物流入化粪池,维持化粪池正常功能,延长化粪池使用年限。
4. 排臭抽风系统采用4英寸PVC管,并用丁形管与主干管上端相通。
5. 小便器未装设自动感应冲水设施者,宜装置一中央控制主机,控制定时自动冲水器,每节上课后五分钟定时冲水一次。
6. 便所门:
(1)便所门板宜采用强力ABS板材或铝门、塑钢门,防止腐蚀及破坏,且便于维修及清洁维护。
(2)便所门板宜采经济、实用、耐用的自动回转绞链,学生开启后自动回归(没有弹簧,利用偏心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