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的控制主要从抑制发生和发生后有效去除两个途径来努力。抑制燃烧时二恶英的生成量,首先是改善焚烧炉内的燃烧状况,采用“3T”技术,即提高炉温(>850℃);在高温区送入二次空气,燃烧,减少CO、不完全燃烧产物和前躯体的生成量,从而抑制二恶英的生成量。未燃烧的碳粒或多环芳烃等在一定条件下会合成二恶英,这种合成在300℃附近最显著,因此为防止这种合成,让除尘器低温化,即将除尘器人口气体温度降至200℃以下;延长气体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2s)等,改善燃烧状况,使废物完全充分搅拌混合提高湍流程度。另外还可通过选用合适的焚烧炉炉型(如流化床焚烧)开发改进自动焚烧炉控制系统等更先进的系统,达到抑制二恶英的生成。
5结论与建议
目前有关污泥焚烧工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燃烧时重金属和一些有毒有害气体的去除效果方面,而有关污泥焚烧工艺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操作条件的优化方面(缺乏确切的数学模型)尚未见有系统的研究报道。
我国在废物焚烧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特别是在污水厂剩余污泥焚烧这一领域更是缺乏基础性的研究,应以流化床焚烧炉工艺为对象,较全面地考察运行条件对流化床焚烧炉运行特性的影响,分析影响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为该工艺的优化设计和稳定操作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并针对污泥焚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之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