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验中,我们在办公区一楼窗外每隔四米挂一个毒蝇瓶,每个瓶内放置约3克“诱蝇杀”颗粒。四小时以后,平均每个小瓶中就至少有7-8只死苍蝇。三天后,最多的瓶里出现了五十多只死苍蝇,几乎覆盖了颗粒毒饵。这还不包括死在毒蝇瓶周边地上的。后来使用大可乐瓶做的毒蝇瓶效果更好,不过用药量要多一些。在没有降雨的条件下,毒饵可以使用两周时间,同时因为毒蝇瓶在造型上有一定的防雨效果,所以比较小的降雨对药效影响不大。试验进行两周后,在没有更换诱饵的前提下,最多的毒蝇瓶里已有近百只死苍蝇。
在垃圾场内,这种毒蝇瓶被安置在防护栅栏上和场区的树干上、灌木丛中。因为干燥条件下药物有效期可在半个月以上,因此每天的药剂成本并不高,但效果非常理想。
3、空间喷洒:就是在室内或野外,用杀虫气雾剂或弥雾剂进行空间喷洒,使苍蝇直接沾着药剂雾粒而中毒死亡。这是多数垃圾填埋场普遍使用的灭蝇方法。往年毛茔子垃圾填埋场最常用的方法是大面积喷洒敌敌畏乳液,这种方法杀灭成蝇的效果比较显著。可是由于长期使用,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喷洒浓度需要不断加大。而浓度如果过高,苍蝇又会产生趋避性。同时由于该药对苍蝇幼虫作用微乎其微,所以需要每天喷洒。每次喷洒后,场内场外,弥漫着刺鼻的敌敌畏味,工作人员普遍有呼吸困难、“半截气”的感觉,身体虚弱的人不适感觉更明显。
考虑上述问题,我们改变了喷洒药物的种类,由单纯喷洒敌敌畏改为较低浓度的敌敌畏和敌百虫混合药剂,另加入1%土糖,合剂中敌敌畏仍然是起触杀作用。而敌百虫因为残效长,附着在地表,可以持续发挥药效。加入土糖一是起一定粘附作用,二是甜味具有引诱苍蝇舔食的作用。因为药物浓度相应降低,对人体的刺激性也大大减轻了。这种合剂在喷洒后如果没有降雨药效可以维持一周左右,这样大大延长了喷药周期,提高了药物的有效率。
4、蝇类停止面施药:苍蝇在室外经常喜欢停落在墙壁表面和门、窗及孽生地植物表面和室内天花板等处,将有残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按一定剂量,均匀地喷、刷在这些表面上,当苍蝇爬行或栖息在这样处理过的表面时,可以接触吸收杀虫剂中毒而死亡。
停留面施药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杀虫剂本身残效期的长短和喷洒是否均匀。一般吸水性强的表面应用较低浓度和较大用量,相反吸水性差的表面则宜用较高浓度和较小用量。我们多方考察后决定采用奋斗呐(5%顺氏氯氰菊醋可湿性粉剂)加少量滑石粉均匀刷在填埋场防护栅栏及场内分区隔离栅栏上。因为办公区的外墙很容易被工作人员接触到,为避免中毒,所以办公区不用这种方法。
5、灭蝇灯:灭蝇灯又叫作“电击式蚊蝇诱灭器”,是利用蚊蝇等飞虫都对特定的光波有趋近的特性,采用能够发出特定紫外光波的紫外光管,饵诱蚊蝇飞入光管外的电网而被电击死。
试验中我们发现,在室外,白天灭蝇灯的效果微乎其微,夜间的作用却比较明显,早晨设在办公区院子里的灭蝇灯下至少有数十只苍蝇死在地上。但是灭蝇灯需要防水,所以我们认为这种灯更适宜置于室内。在毛茔子垃圾填埋场办公楼的走廊里就设置了四台灭蝇灯,结合安装纱窗等防蝇措施,效果理想。办公室内已经无需蝇拍拍打了。
在垃圾填埋场如果同时采用这五种措施,操作简单,管理方便,随时随地都有数种灭蝇方法在发挥作用,幼虫和成虫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每一只成虫被杀灭的机会都大大增加,可以有效地将苍蝇的密度控制到较低水平。
(作者张照明为大连市环卫处毛莹子垃圾处理场场长)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