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坡面弯曲处应使膜和接缝妥贴坡面。
9PE土工膜铺设完毕、末覆盖保护层前,应在膜的边角处每隔2~5m放1个20~40kg重的砂袋。
10PE土工膜应自然松弛与支持层贴实,不宜折褶、悬空。特殊情况需要褶皱布置时,应另作特殊处理。
3.3.4地下垂直PE土工膜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进行:
1采用适当的专门开槽机开掘垂直槽。
2垂直槽作泥浆固壁。
3将与槽深相当的轴卷PE土工膜插入槽中。
4沿槽倒卷PE土工膜轴卷,使膜展开,并随后用细砂土填实膜壁两侧空隙。
3.3.5PE土工膜的铺设应注意下列事项:
1铺膜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膜的外观有无破损、麻点、孔眼等缺陷。
2发现膜面有孔眼等缺陷或损伤,应及时用新鲜母材修补,补疤每边应超过破损部位10~20cm。
3.3.6PE土工膜现场联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形式宜采用双焊缝搭焊。
2主要焊接工具宜采用自动调温(调速)电热楔式双道塑料热合机、热熔挤压焊接机,也可采用高温热风焊机。塑料热风焊枪可作局部修补用辅助工具。
3.3.7现场联接PE土工膜可采取以下步骤:
1用干净纱布擦拭焊缝搭接处,做到无水、无尘、无垢;土工膜应平行对正,适量搭接。
2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调节焊接设备至最佳工作状态。
3在调节好的工作状态下,做小样焊接试验;试焊接lm长的PE土工膜样品。
4采用现场撕拉检验试样,焊缝不被撕拉破坏、母材被撕裂认为合格。
5现场撕拉试验合格后,用已调节好工作状态的热合机逐幅进行正式焊接。
6用挤压焊接机进行T字型结点补疤和特殊结点的焊接。
3.3.8PE土工膜现场联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根据气温和材料性能,随时调整和控制焊机工作温度、速度,焊机工作温度应为180~200℃。
2焊缝处PE土工膜应熔结为一个整体,不得出现虚焊、漏焊或超量焊。
3出现虚焊、漏焊时,必须切开焊缝,使用热熔挤压机对切开损伤部位用大于破损直径一倍以上的母材补焊。
4焊缝双缝宽度宜采用2×10mm。
5横向焊缝间错位尺寸应大于或等于500mm。
6T字形接头宜采用母材补疤,补疤尺寸可为300mm×300mm。疤的直角应修圆。
7焊接中,必须及时将已发现破损的PE土工膜裁掉,并用热熔挤压法焊牢。
8联接的两层PE土工膜必须搭接平展、舒缓。
3.4焊缝质量检测
3.4.1PE土工膜焊接后,应及时对下列部位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1全部焊缝。
2焊缝结点。
3破损修补部位。
4漏焊和虚焊的补焊部位。
5前次检验未合格再次补焊部位。
3.4.2现场检验可随焊接进度由施工单位(乙方)自检。自检合格后提交甲方或质检等部门联合抽样检验或全检。自检和联检的合格报告应作为质量验收依据。特殊情况下也可根据双方约定作室内接头检测。
3.4.3现场检测采用的方法及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检测方法应采用充气法,即双焊缝加压检测法及真空罐法,即真空压力检漏法;也可采用火花试验或超声波探测法。
2检测设备应采用气压式检测仪及真空检测仪。
3.4.4室内检测应随机截取1~2片(10~50cm)现场焊缝试样,按室内检测方法检测。
3.4.5焊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双缝充气长度为30~60m,双焊缝间充气压力达到0.15~0.2MPa,保持1~5min,压力无明显下降即为合格。
2对单焊缝和T形结点及修补点应采取50cm×50cm方格进行真空检测。真空压力大于或等于0.005MPa,保持30s,肥皂液或洗涤灵不起泡即为合格。
3采用火花试验检测,金属刷之间不发生火花即为合格。
4采用超声波探测,以超声波发射仪荧光屏显示结果为判定标准。
5室内试验。焊缝抗拉强度应大于母材强度。
3.4.6现场检测应遵守下列规定:
1检测完毕,应立即对检测时所做的充气打压穿孔全部用挤压焊接法补堵。
2检测过程及结果应详细记录并标示在施工图上。
3检测人员应在检测记录上签字并签署明确结论、意见和建议。
4对质检不合格处应及时标记并补焊。经再检合格后方可销号并记录在案。
5质量保障小组应负责检测的监督及管理。
6应随时保护已焊接合格的PE土工膜不受任何损坏。
7对于虚焊、漏焊的接缝应及时补焊,并应对补焊部位进行真空检测。
8质量检验应随施工进展进行,自检合格后应经甲方抽验或全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5保护层施工
3.5.1垫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垫层厚度应在10cm以上。
2垫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中不得含有任何易刺破聚乙烯土工膜的尖锐物体或杂物。
3必须按垫层施工设计进行,不得在垫层施工中破坏已铺设完工的PE土工膜。
3.5.2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面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面层材料可采用能满足设计要求的任何一种材料。
3面层施工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3.5.3保护层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