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持层的形式应根据工程类别、天然基础条件和所用PE土工膜特性进行选择。渠道、蓄水池、碾压式土坝和堆石坝等工程的支持层设计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
2PE土工膜应铺设在密实的基础上。与膜接触的表面宜为碾压密实的细土料层、细砂层或混凝土层。层面应平整。
3支持层上有阴、阳角时,应修圆,其半径宜不小于0.5m,并应在紧贴PE土工膜下面加设土工织物垫层。 4有排水要求的工程可在支持层与PE土工膜防渗层之间设置反滤排水层。
2.3.4保护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埋压式PE土工膜防渗层表面必须设保护层。保护层的结构和材料等应按工程类别、重要程度、使用条件及材料来源情况确定。
2保护层的边坡应满足稳定性要求。
3保护层厚度宜按边坡稳定、水深、水流速度、日晒和冰冻等条件及施工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
2.3.5保护层应由垫层和面层组成,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垫层设计应根据面层类型按相关工程规范规定进行。垫层宜根据工程要求采用泡沫塑料片材或针刺土工织物。
2环保防渗工程可在PE土工膜上、下方铺设沥青或土工织物垫层,并加铺第二层PE土工膜。
3面层设计可按有关工程设计规范进行。
2.3.6对于必须裸露、不能加盖岩土保护层的永久性防渗工程,应在PE土工膜上采用深水保护并进行专项论证。
2.3.7渠道、蓄水池等一般工程的保护层可采用压实素土、砂砾石、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板、浆砌块石或干砌块石。在混凝土板、浆砌块石或干砌块石与土工膜之间应设垫层。垫层可用砂浆。
2.3.8土石坝的保护层应由面层和垫层组成,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土石坝保护层的面层可采用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板、钢筋网混凝土板、浆砌块石或干砌块石。面层块体的合理尺寸及厚度(重量)应按坝坡坡度和抗冻要求等,通过计算确定。重要工程还应通过模型试验确定。
2土石坝保护层的垫层应根据所采用的面层和PE土工膜防渗层种类,按土石坝的设计要求进行。
2.4水力及稳定计算
2.4.1在质量合格条件下,PE土工膜的正常渗透量可按下式计算:
Q=kAΔH/δ(2.4.1)
式中Q——正常渗透量,/s;
k——PE土工膜渗透系数,m/s;
A——PE土工膜渗透面积,㎡;
ΔH——PE土工膜上下水位差,m;
δ——PE土工膜厚度,m。
2.4.2PE土工膜与膜上保护层之间的抗滑稳定可按下式计算:
K=f/tgα(2.4.2)
式中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f——PE土工膜与膜上保护层之间的摩擦系数;
α——坝坡坡角(°)。
2.5联接设计
2.5.1PE土工膜联接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规定及以下要求:
1PE土工膜底边和周边应与不透水基底及周边不透水结构紧密联接,形成封闭或半封闭式的不透水防渗结构体。
2若PE土工膜周边因条件限制只能与透水结构相接时,膜顶边高程应超出最高水位时的波浪最大爬高,超高值应不小于0.5m。
2.5.2PE土工膜的接缝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使接缝数量最少,且平行于拉应力大的方向。
2接缝避开弯角,设在平面处。
2.5.3PE土工膜间接缝宜采用焊接工艺联接。焊接搭接宽度宜为10cm。
2.5.4焊接接缝抗拉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
2.5.5不具备焊接条件时,PE土工膜也可采用搭接或粘接。但必须经论证并采取必要的施工措施。
2.5.6PE土工膜与刚性结构联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PE土工膜与混凝土、岩石等刚性结构联接时,应采取嵌入或锚固的方法将膜牢固固定,并应在PE土工膜与刚性结构之间设置柔性止水。锚固后应用二期混凝土压住形成封闭的防渗体。
2PE土工膜与建筑物混凝土的联接,可采用角钢或金属板条铆接,或用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垫层上,外加热熔胶封口。
3PE土工膜也可用嵌入混凝土的形式与混凝土联接,嵌入长度应大于或等于0.8m。2.5.7PE土工膜与土联接,应采用锚固槽沟或将膜片水平伸入土内50~100cm并夯实。PE土工膜在锚固处不得渗水或被拔出。
2.5.8PE土工膜在结构顶部应予嵌固。可在离坡缘50cm处开挖深30cm、宽30cm的浅沟,将膜端埋入,填土石压实。也可用钢条压住以射钉固定于顶部,射钉铆固时应加垫片,并应采取防锈措施。
2.5.9当水面宽度大于10m、水深大于2m时,应采取减压系统,并根据当地情况选用下列形式:
1砂卵石组成的连续排水层。
2间距小于3m的集水排水管道。
3排气管(有高压时用)。
4排水、排气系统。
2.5.10PE土工膜联接设计应据产品性能和当地气象条件预留伸缩量及伸缩节。
3施工
3.1一般规定
3.1.1PE土工膜防渗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
2按设计要求选购PE土工膜材料。
3清除场内有碍PE土工膜安全的各种杂物。
3.1.2施工前应对PE土工膜按本规范3.1.3、3.1.4及有关规定进行检验。经检验质量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