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 通风aeration;draft
将空气送入堆肥反应区域或焚烧炉的过程。
6.1.25 机械通风mechanical areation
以机械手段所实现的通风。
6.1.26 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
利用空气的温度差产生的流动,或是利用空气的自然扩散而将空气引入的通风方式。
6.1.27 通气孔air vent
空气进入堆肥反应区域的孔道。
6.1.28 碳氮比C-Nratio;carbon—nitrogen ratio
垃圾,堆肥,土壤等物料中碳元素和氮元素含量之比。
6.1.29 碳磷比carbon-phosphorus ratio
物料中碳元素与磷元素含量之比。
6.1.30 磷氮比phosphorus-nitrogen ratio
物料中磷元素与氮元素含量之比。
6.1.31 垃圾翻倒refusedumping;refuseturning
为加速垃圾堆肥化,人为地将垃圾翻动的操作。
6.1.32 发酵fermentation;zymosis
有机物,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酶促转化过程。
6.1.33 堆肥发酵composting fermentation
微生物在受控条件下,以废弃物中有机组分为基质,进行新陈代谢活动,使有机质分解稳定的过程。
6.1.34 一级发酵primary 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的第一阶段.以废弃物中易分解的有机组分被微生物迅速分解为特征的发酵过程。
6.1.35 二级发酵;复发酵secondary fermentation(curing)
堆肥的熟化阶段.一级发酵后,微生物以较低的速度分解较难降解有机物和发酵中间产物的发酵过程。
6.1.36 好氧发酵aerobic fermentation
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堆肥发酵过程,主要微生物群落为好氧菌群。
6.1.37 厌氧发酵methane fermentation;anaerobic fermentation
在隔绝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堆肥发酵过程,主要微生物群落为厌氧菌群。
6.1.38 动态发酵dynamic 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过程中,物料在外力作用下处于持续或间歇的运动状态。
6.1.39 静态发酵static fermentation
堆肥发酵过程中,物料不受外力作用而运动,并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6.1.40 高温发酵thermophilic fermentation
堆肥温度大于55℃,主要由嗜热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发酵。
6.1.41 中温发酵mesophilicfermantation
堆肥温度为35~45℃,主要由嗜温微生物作用而产生的发酵。
6.1.42 堆肥微生物compost microorganism
导致堆肥反应的各种微生物种群。
6.1.43 接种inoculation;seeding
堆肥时,将堆肥微生物或含堆肥微生物的物料投到初始状态的堆肥原料中去的操作。
6.1.44 嗜温性微生物mesophilic microorganism
最佳活动温度范围在35~45℃之间的各种微生物。
6.1.45 嗜热性微生物thermophilic microorganism
最佳活动温度范围大于55℃之间的各种微生物。
6.1.46 微生物活性microbiological activity
对微生物代谢能力大小的描述。
6.1.47 大肠菌指数coliform index
反应水,土壤,蔬菜等直接或间接受人,畜粪便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指单位容积(L)或单位重量(g)样品所含大肠菌的数量。
6.1.48 大肠菌值colititer(colititre)
反应水,土壤,蔬菜等受粪便污染程度的另一个指标,指被测物平均多少样品(容积或重量)中能查出一个大肠菌。
6.1.49 大肠菌群coliformgroup
所有在37℃培养下,在48h内能使乳糖发酵而产酸,产气的,不生芽脆的,革兰氏阴性好氧与兼性厌氧的杆菌。
6.1.50 堆肥的稳定性stabilization of compost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垃圾中的有机质分解成对环境不再产生污染,施于土壤后不再对植物生长产生阻害的产物所达到的程度。
6.1.51 堆肥的卫生学性质sanitarian characteristic of compost
堆肥有关人类健康方面的性质.主要以大肠菌值,蛔虫卵死亡率,苍蝇卵死亡度来描述。
6.1.52 腐殖质humus
动植物残体与施入的有机肥料等经过微生物分解和合成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黑色有机胶体。
6.1.53腐殖质化humification
有机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分解而重新组合成腐殖质的过程。
6.1.54 野外堆积outdoor pile;windrow composting
在露天堆积垃圾的堆肥方式。
6.1.55 室内堆积indoor pile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