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玻璃固化
将医疗废物焚烧飞灰与二氧化硅混合并加热到极高温度,然后冷却成一种玻璃状固体。
对上述各固化方法的分析对比情况见表12.2-2。
表12.2-2 固化方法分析对比结果一览表
固化方法 优点 缺点
包
胶
固
化 水泥固化 水泥原料和添加剂廉价易得;
含水量较小的废物可以直接固化;
固化体的强度、耐热性和耐久性好;
工艺、设备较简单;
设备和运行费用低。 固化产品比原废物的体积和量有一定的增大
石灰固化 原料和添加剂来源广、价廉;
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被处理废物不要求完全脱水。 固化产品比原废物的体积和量有较大的增大;
易受酸性介质浸蚀。
热塑性材料固化 固体产品空隙率低,致密度高;浸出低于水泥和石灰法。 热塑性材料价格昂贵;
设备费用高;操作复杂
有机物聚合固化 固化产品比其它固化法小;
既能处理干渣,也能处理混泥浆,也处理湿泥浆。 处置费用高;操作复杂
自
胶
固
化 自胶固化 采用的添加剂石灰、水泥灰和粉灰等也是工业废物;凝结硬化时间短 只适用于硫酸钙和亚硫酸钙渣;
设备昂贵;
操作技术需要熟练
玻
璃
固
化 玻璃固化 处理效率最好;
固化体中有素元素的浸出率最低 装置较复杂;
处理费用昂贵
工作温度较高,设备腐蚀严重
从表12.2-2中可见,自胶固化和玻璃固化两种方法投资及操作复杂,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目前应用得最多的固化/稳定化方法是包胶固化,其中又以水泥固化和石灰固化两种方法应用最广泛,尤其是水泥固化法已被广泛用于电镀污泥、铬渣、砷渣、汞渣、镉渣等重金属废物固化处理,同时根据国内大量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几个已开始运行的医疗废物填场工程的经验表明:用水泥固化成本低,固化效果好,易于操作,适合我国的国情。故本项目选用水泥进行稳定化/固化处理。
12.2.4.2工艺流程概况
各设备收集下来的飞灰通过密封性能良好的回转卸灰阀,埋刮板输送机经灰车送至预处理车间,卸入各个地下医疗废物焚烧飞灰贮存池,通过上料设备送进搅拌机,同时根据医疗废物焚烧飞灰重量加入适当比例的水泥或稳定剂进行搅拌。搅拌完成后的废物用混凝土输送泵直接打致电专用运输车上,密闭运到广东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示范中心(惠州)安全填埋场处置,经养护一段时间(一般5天左右),采用机械进行推平压实。其间应对入场废物进行抽样分析,以便及时调整稳定剂及固化剂配比。
12.2.4.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处理规模与工作制度
处理规模:85t/a
工作制度:年工作8000小时,每天1班,每班8小时,设备作业率29.2%。实际运行中可通过增加工作班次来增大处理规模。
处理废物水泥配比
水泥:废物=0.25:1(重量比)
主要原材料消耗:
325#散装水泥:21.5 t/a
处理后废物量
处理后进入安全填埋场处置的废物总量为106.5 t/a;废物的松散密度为1.3。
12.3医疗废物全过程管理措施
本项目主要是对医疗废物进行最终处理处置。医疗废物的处理处置原则为减量化、无害化,并要求将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贮存、处理处置等所有废物运动过程的涉及的各个环节都作为污染源进行全过程管理。整个管理过程实行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处理处置经营许可证制度。
12.6.1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6.1.1减量化
(1)在购买环节上选择浪费性不大、危险性较小的产品;
(2)尽量采用物理清洁方法,避免使用化学清洁法(例如用蒸汽消毒代替化学消毒);
(3)应通过应用高新技术,减少治疗过程使用的各类敷料、减少各类辅助诊断试验废物;
(4)在护理和清洗等过程中尽量减少物品的消耗。
12.3.1.2分类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的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6)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7)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