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收集车将医疗废物全部收集后先走G206国道,后转至梅华公路运至过路塘山地,往返里程为126km。
(2)优化运输线路分析
在报告书编制阶段,环评单位与业主共同就本项目的运输路线进行了优化,在路线优化过程中考虑到医疗废物运输路线需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应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拥堵道路。
本项目的现规划的运输路线优化分析如下:
(1)线路一 梅州市区、梅县城区(梅江以北、以西城区部分)至处置中心
205国道→梅华公路→集中处置中心。
(2)线路二 梅州江南城区、大埔县至处置中心
S333→梅州江南城区→东山大桥→东山大道→路线一→集中处置站。
环评大纲阶段的大埔县的运输路线为:医疗废物收集车将医疗废物全部收集后先走S333省道,后转至梅华公路运至过路塘山地。此路线在梅州城区经过了梅州市的二级水源保护区。运输路线优化后避开了这一敏感点。
(3)线路三 蕉岭县、平远县至处置中心
蕉岭县城各医院→205国道蕉头窝路口→S332→平远县城各医院→206国道→路线一→集中处置中心。
由于蕉岭县和平远县的医疗废物不多,综合考虑一条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车辆,从而减少运输风险。在医疗废物收集过程中考虑先远后近的原则,先收集距离最远的蕉岭县,然后沿S332收集沿线的乡镇卫生站的医疗废物,再经收集平远县的医疗废物后沿206国道到梅州后,经线路一到处置中心。
环评大纲阶段为两条运输路线,分别为:
1)蕉岭运输路线:医疗废物收集车将医疗废物全部收集后先走G205国道,后转至梅华公路运至过路塘山地。
2)平远运输路线:医疗废物收集车将医疗废物全部收集后先走G206国道,后转至梅华公路运至过路塘山地。
在大纲阶段运输路线没有考虑收集沿线中心镇医疗废物的收集,蕉岭和平远的医疗废物均不多,但需要考虑2辆车。线路优化后,能收集各县中心镇的医疗废物、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且能减少运输车辆、减少了运输风险。
(4)线路四 丰顺县至处置中心
梅华公路→新圩→水口→206国道→丰顺县城各医院→206国道→畲江→荷泗→梅华公路→集中处置站。
丰顺县的医疗废物不多,在收集丰顺县医疗废物时,沿途收集道路沿线乡镇的医疗废物。
大纲阶段的运输路线:医疗废物收集车将医疗废物全部收集后先走G206国道,然后转入梅华公路运至过路塘山地,没有考虑收集中心镇的医疗废物。
运输路线优化后,收集中心镇的医疗废物、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
(5)线路五 兴宁市
集中处置站→径南→205国道→兴宁市区各医院→经坜陂、新圩→梅华公路→集中处置站。
大纲阶段的运输路线:医疗废物收集车收集后走梅华公路到过路塘山地,没有考虑收集中心镇的医疗废物。
运输路线优化后,收集中心镇的医疗废物、保护环境和人群健康。
(6)线路六 五华县
五华县城各医院→梅华公路→集中处置站。
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项目现在的运输路线优于大纲阶段的运输路线。
9.6.1.2运输车辆要求
医疗废物运送应当使用专用车辆。车辆厢体应与驾驶室分离并密闭;厢体应达到气密性要求,内壁光滑平整,易于清洗消毒;厢体材料防水、耐腐蚀;厢体底部防液体渗漏,并设清洗污水的排水收集装置。
运送车辆应符合《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GB19217-2003)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要求。
运送车辆应配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4.1.2中规定的文件、设备及用品,并应配备有与运输的医疗废物性质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车辆应当安装行驶记录仪或定位系统。
图形和文字标识
(1)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必须在车辆前部和后部、车厢两侧设置专用警示标
识;
(2)运送车辆驾驶室两侧喷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的名称和运送车辆编号。
医疗废物运输车辆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使用有明显医疗废物标识的专用车辆。医疗废物专用车辆应当达到防渗漏、防遗撒以及其他环境保护和卫生要求。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使用后,应当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内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
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车辆不得运送其他物品。
9.6.1.3运送管理要求
(1)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交接、运输的收运全过程均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等相关规定执行,在运送时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及产生单位共同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运输车辆填写《医疗废物运送登记卡》,同时还应填报医疗废物处置报表,报临有关环境保部门备案。
(2)处置中心要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以及从业人员、车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3)运输车辆应当取得《医疗废物运输许可证》。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