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卫生填埋中,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在填埋场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防渗措施,但是由于防渗体本身也存在着接头不严密、局部破裂等缺陷,再加上成分复杂的渗滤液中可能会腐蚀防渗设施;因此防渗系统可能局部失去防渗作用。据统计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垃圾渗滤液对污染地下水的污染。封场后的垃圾填埋场在日常的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渗滤液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可采用以下补救措施:
1、在填埋场顶部铺设一层新的高效防渗的覆盖层,从根本上减少垃圾渗滤液量,从而使流经填埋场的水量减小,减少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该方法适用于封场时间较短的垃圾填埋场;
2、通过设置防渗墙、竖向隔离墙、深层搅拌桩墙、灌浆帷幕、高压喷射浆板墙等措施或者运行可控制改善地下水力条件的水质恢复井限制或切断填埋场被污染地下水的转移。该方法适用于填埋场底部有较好隔水层的含水层污染;
3、采取人工补给或抽水人工补给的方法可以加快被污染地下水的稀释和自净作用,也可以抽水设备将填埋场周围含水层中被污染的地下水抽至地上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水回灌至地下;
4、利用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在不进行搅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对被污染的含水层在原位或者易残留部位进行现场处理,使污染物质转变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治理被污染地下水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被含水层中的物质所吸附的污染物的去除,对饱和带和包气带中污染物均可使用,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的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技术。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有关环保制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现代卫生填埋场的封场设计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但对早期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来说,由于施工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不完善的填埋场防渗、渗滤液收集、填埋气收集等系统,其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通过从封场设计、日常维护及事故补救措施三方面内容阐述了填埋场场封场后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对减小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由才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2]王宝贞等城市固体废物渗滤液处理与处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3]GB16889-1997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卫科技网" 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本网站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环卫科技网及/或相关权利人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环卫科技网及其所有公众号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环卫科技网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或投稿,请联系:15275181529(电话同微信),经授权后 ,方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与作者。
3、如需商务合作,请联系:15550005077(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