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特别规定,严禁以营利为目的的团体和个人收购废旧电池向超市兑换物品,超市一次性收购电池不得超过50个/人。

以超市为平台建立废旧电池回收流程图
2、政府企业分担,提供政策支撑
市人民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划拨废旧电池回收专项资金,设立工作启动经费,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环保产业。对于回收电池的成本,每块废旧电池按0.1元的价值回收。设立回收工作启动资金,每家超市先期拨付回收废旧电池的启动资金2000元,启动资金从今后回收补贴中予以扣除。对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超市,市财政按废旧电池实际回收且给予一定的回收工作补贴,平均补贴标准为每月400元/家。设立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经费,用于评比表彰、动员宣传、检查督办等工作经费支出。回收费用由政府和企业分担,市财政给予格林美公司90%回收费用补贴,10%由格林美公司自行承担。电池回收企业建立完善的废旧电池运作机制、管理办法和严格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保证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推进废旧电池的循环利用。建立评比先进制度,每半年和年终,由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评选优秀单位和个人,授予“资源循环利用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先进个人”称号,推动废旧电池回收工作深入开展。
我市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开展以来,得到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市民响应”的“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环保模式”建立了废旧电池从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理的全程监管,形成了废旧电池的“统一管理、回收规范、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回收”的绿色回收流程,实现了废旧电池污染标本兼治,根本性解决了废旧电池对武汉市的污染问题,同时变废为宝,回收了稀缺的资源,体现了“消除污染、节约资源”的社会功能,使武汉市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走在全国的前列。
2009年市委、市政府把扩大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纳入十件实事的范围,并在《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增100家废旧电池回收点”的目标任务。市政府于4月15日正式启动了新增100家超市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将回收范围由中心城区向全市覆盖,由繁华闹市中心向居民密集区延伸。分管市长邵为民副市长出席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并现场发表了电视讲话,号召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废旧电池回收,爱护我们的共同家园。
三、超市为平台废旧电池回收带来的积极效应
从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启动以来,全市通过200家超市回收平台回收的废旧电池量达197万余个,约39余吨。同时,受超市废旧电池回收平台的宣传带动,进一步扩大了废旧电池回收的范围和渠道,空前激发了市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一是建立了废旧电池回收箱定点收集。在全市社区安装了6000多个回收箱,布点覆盖大中小学校、居民社区、政府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商场、超市、街道、广场等,市民可将废弃电池随手投入附近的回收箱,格林美公司定期排查回收箱并长期回收。
二是社会单位签定了长期回收协议。由环保公司针对企业和单位产生的大量废旧电池,一次电池采取免费回收,二次镍氢、镉镍、及锂离子电池等采取有偿回收。目前,由社会团体、企业及个人自发直接向环保公司投送的废旧电池达到200余吨左右。武汉普天通信、万达商业广场、武汉本田贸易和孚安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主动与环保公司达成长期回收协议。
三是带动了8+1城市圈废旧电池的回收。受武汉市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的启动,孝感、黄冈、黄石等八个城市启动了废旧电池的集中分类回收活动。截止目前,格林美公司累计回收废旧电池已近500吨,回收有色金属近100吨,变废为宝,相当于节约1‰的原矿石10万吨,保护水源5000万立方米,保护土壤近0.7平方公里。
四是启动了电子废弃物超市回收。目前,国内淘汰电子废弃物的处置总体来说主要有三种途径:(1)经旧货市场转卖给农村或捐赠给不发达地区继续使用;作为垃圾被丢弃;被分解后部分回收利用。格林美环保公司通过废旧电池的回收思路启发,利用本公司技术和人力优势,在我市青山地区首次设立第一个电子废弃物回收有偿超市。通过专业处理,将电子废弃物中的精矿成份提出,重新循环利用。此举达到了消除污染、再造资源和引导市民规范处理电子废弃物的双重目的。目前,此项工作正向其他城区展开。
五是小小电池成为了环境意识传播的纽带。发放了环保宣传资料近100万份,环保宣传袋5万个,宣传礼品近3000份;先后有200多所大学、中小学;有300多个各级政府、机关参与;直接参与的政府官员、市民、学生在500万人次以上;回收范围覆盖5.8万平方公里和3800万人口,成为地方政府主导、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废旧电池分类回收活动。小小电池,作为环境意识传播的纽带,把政府官员、教师、学生、工人和市民联系在一起,各级政府投入极大的热情参与,真实再现了广大武汉城市圈市民保护环境、热心推进循环经济的强烈欲望,“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给废旧电池一个安全的归宿,还我们一个清洁的家园”已成为许多市民熟悉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