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科技网讯,近日南通生态环境公布了一批当地危害环境违法典型案件,其中一起历时4年的案例上榜,该案件为南通市目前为止个案赔偿修复金额最多,历时周期最长,修复量最大的案例。
【案情简介】
2016年1月11日,南通市启东生态环境局在执法检查时发现,启东市某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在厂区内填埋黑色物质。经调查,现场采样挖取的4.77吨黑色物质为危险废物,同时该公司原经营者十余年前还在厂区其他位置填埋了危险废物。涉案人员已被追究刑事责任。
【查处情况】
2017年12月29日,启东生态环境局与某环保服务公司签订生态损害修复(赔偿)协议,由赔偿责任方自行开展修复,实际缴纳1500万修复保证金。2018年9月,赔偿责任方委托第三方对场地进行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2019年1月,委托第三方编制了修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取得环评批复。2019年11日,项目地块结束全部修复施工。2020年1月,组织召开专家验收会,修复工程通过验收。
【启示分析】
该案是南通市首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成功案例,从2016年1月案发至2020年1月全面完成修复工作,历时整整4年。该案也是南通市目前为止个案赔偿修复金额最多,历时周期最长,修复量最大的案例。该案例2021年6月成功入选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评选的江苏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十大典型案例,并通报表扬。生态环境破坏容易修复难,忽视环境保护,忘记绿色发展,就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企业,不仅要让它们受到处罚,而且也要让它们来治理恢复环境,让企业付出更大的代价,因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就是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紧箍咒”。只有强化制度保障、执法保障、监督保障,在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的道路上,探索实践、积累经验,进一步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充分体现“损害者赔偿”、“污染者担责”的原则。

第23届中国环博会(上海)定档八月,2022年818环境技术嘉年华炙热开启!
8小时前
环卫科技网招募讲师!来吧,我们一起挣未来!
7天前
环卫科技网诚邀事业合伙人!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