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环卫市场的先锋军,广东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在历年开标的环卫项目中,广东省总是以压倒性的优势高居榜首,甚至一度超过多个省份的综合,因此环卫圈内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广东者得天下”。
就像是武侠小说中“屠龙宝刀”的存在,广东在环卫市场中的地位同样不可撼动,不过不同于前者“号令天下”的神秘功能,广东带给环卫人的也有无限的可能和惊喜。
家底殷实,不打无准备的仗
评价一个地方的环卫市场发展情况,那么这个地方的整体经济水平是绝对是绕不开的话题。以目前环卫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环卫做的好的省份,都有一份殷实的家底。
在“十三五”期间,广东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顺利完成了经济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还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有明显提升。
△ 2016-2021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来源:广东市统计局)
其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4年居全国首位,2020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9%,超过发达国家2.2%的平均水平;全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5.3万家。这表明我们经济发展的动力,已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还有单位GDP能源消耗,每年下降3%以上,表明同样单位的能耗产生更多GDP,发展效率在显著提升。
此外还有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广东成为全国唯一突破万亿元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4.1万元。这些指标都充分证明,广东经济发展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在环卫科技网2022年一季度的数据统计情况中,广东再次凭借着29.74亿元的成绩领跑全国,并与其余省份拉开了较大的差距,是当之无愧的执牛耳者。
在该统计表中,虽然内蒙古凭借着包头市昆都仑区城乡环卫作业市场化21.63亿元的大标将整体份额拉高了一截,但相比单个项目来说,仍然是广东省的质量更高,仅仅是深圳龙湖区的一个街道,就产生了11.05亿元的大标。
在最新统计的亿级环卫项目企业排行Top10中,广东企业的数量占比最大,为40%,排名第一的侨银城市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全国闻名的金牌环企,在广东成熟的营商环境氤氲下,当地企业的成长速度也远超他地。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广东省环卫行业提供了一份肥沃的土壤,不仅孕育了侨银股份、广环投、玉龙环保、家宝园林这些环卫名企,还经常会有一些令人咋舌的环卫项目产生。
2020年的5月13日,迄今为止国内金额最大的环卫项目——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安、福永和福海街道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发布了评审结果,该项目年服务费高达到5.6亿元,服务期限为15年,总合同金额达84亿元,共吸引了24家环卫名企争相角逐(该项目最终由盈峰环境中标)。
无独有偶,让环卫圈炸开了锅的,还有近250亿元的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城市大管家”市政公用综合管理特许经营项目,虽然项目最终被叫停,但是广东这笔颇为雄厚的投资,也给当时的环卫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城市大管家,开启新赛道
如同改革开放对中国的现实意义,“城市大管家”概念的传播,让广东的环卫市场正式走上了快车道。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政府计划引进“城市管家”概念,在此背景下,“物管城市”模式开始浮出水面,基本思路为:统筹整合环境卫生、绿化管养、市容管控、数字化城管等城市管理服务,委托专业的物管企业开展市政一体化运营,构建“管理+服务+运营”的城市治理新模式。
这种模式有点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把多人做工、碎片化招标、管理不协调的传统模式进行了改良,通过一个团队、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环卫服务,极大的减少了因推诿扯皮,协调性差造成的人工成本,有效的提升了提升整体作业质量。
有趣的是,两者的发展轨迹也极其相似,在实践成功并取得一定效果之后,这种模式也在不断向别的城市蔓延,从目前情况来看,已有很多城市依次展开了以“城市大管家”为主要模式的市政改革,各地的政府采购环卫项目也多在向“城市大管家”、“环卫一体化”的方向偏移。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也许是改开先锋骨子里的那份勇气,又或者是岭南文化里的那份包容,广东的敢于创新和积极尝试为本地环卫市场乃至全国环卫市场都带来了勃勃生机。
深化“放管服”,社会力量涌入
目前,广东仍在大力推行全域服务治理工作,多数地区已逐渐将部分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以外的服务性、事务性工作委托给第三方服务企业实施,让企业承担城市管理“大管家”的角色。
结合广东“十四五”规划来看,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势必离不开城市大管家模式的助力,政府“放管服”的态度也在预示着,广东还将有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能由社会力量供给,城市服务板块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大。



邀请函|2023第24届中国国际环卫与市政设施及清洗设备展览会
2023-02-16
4月上海环博会将首次使用新国际全部展馆,提前看行业新动向
2023-03-14
盈峰环境廉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投运
3小时前